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长子方言是晋东南方言中的一个小分支,它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圪"音字的使用。"圪"字,入声音,不能单独使用,多数没有意义,只起表音作用。"圪"作为表音字头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相似文献   
2.
陕北方言中的“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陕北方言众多词语中所含的“圪(疙、)”基本有两种类型:一类没有基本意义,只有附加意义,用来作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前缀,构成附加式的合成词;另一类只有读音而没有任何意义,用来构成双音节的单纯词(名词、动词、极少数量词),或者嵌入状态形容词中,起到调整音节,增强语音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继光 《小康生活》2002,(11):29-30
以下介绍五种优质野生木本纤维的加工制作技术:(1)山棉皮树纤维的加工山棉皮树纤维细长柔软、坚韧,是制造蜡纸、薄型纸、打字纸、机械电器工业特种用纸和人造棉的上好原料,也可混纺棉纱织布。山棉皮树株高1—  相似文献   
4.
元曲《双调·潘妃曲》中有"肐膝"一词,传统解释"肐"同"胳,即胳膊",是错误的。其中"肐"字应该为无意义的标音词缀,"肐膝"应当解释为膝盖。"肐膝"这种构词形式与现代晋方言中"圪A"式词语的语法构成相同。从历代典籍中"圪A"式词语的使用情况来看,其使用集中在元代的口语文献中,明清时期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且应用范围集中在北方中原地区,这三个特点与学者提出的"汉儿言语"的标准非常吻合,故而现代晋方言中的"圪A"式词语,很可能是受到了少数民族语言影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吴燕 《阴山学刊》2011,(4):36-42
在包头方言入声字中,有几个入声词头运用非常广泛,其中最为活跃且能产性最高的要属“圪”字。“圪”[ka?]保存了入声喉塞音[-?],作词头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语气词。“圪”由一个表示“墙高”或“高土”的实语素演变为一个词头的虚语素,是与实词虚化有关。从汉语语音发展序列看,包头方言的入声已完成了[-P—t—k...  相似文献   
6.
东北方言的“圪穰”“圪荛”等是真正表示碎秫秆、碎烂柴草、生活垃圾或者垃圾词义的词形;“攮业”应是指撞入恶业,即指作孽,其可引申为淘气、不争气、招人恨之义;东北方言的“牙狗”是指公狗,其随着闯关东移民而尾随相至的,它在东北方言中也是一个“移民词”。  相似文献   
7.
"圪"作为词缀普遍存在于山西方言,在长治方言中也使用较多。本文从"圪"的构成形式、表义作用和语法功能三方面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9.
河南南阳方言中存在着丰富的以"圪"字为语缀组成的词,文章按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类进行分类,分别列出其形式,诠释其作用,并与获嘉方言进行对比分析,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南阳方言中以"圪"字为语缀组成的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