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0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1530篇
劳动科学   90篇
民族学   195篇
人才学   116篇
人口学   189篇
丛书文集   1960篇
理论方法论   313篇
综合类   3298篇
社会学   732篇
统计学   44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1243篇
  2013年   908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47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获得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而社会结构却明显滞后于经济结构,社会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结构基本呈现亚稳态特征。当今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优化调整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3.
每当先进的发展制度开始取代落后的发展制度时,整个世界格局就会进入重大的转换阶段。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两次重大的历史变局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轨迹并深远地影响了当前中国的发展模式。新时代下的中国作为前两次历史变局影响的客体,曾经既是先进发展制度取代落后发展制度的受益者,也经历过作为落后发展制度主体而被先进发展制度冲击的过程。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先进发展制度与落后发展制度交替的历史变局阶段,作为第三次重大历史变局的主体,在三次千年历史变局叠加的背景下,能否有效地认识、适应并改造利用前两次历史变局的经验与教训,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领先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决定中国在本次历史变局中能否顺利成为先进发展制度的主体从而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4.
5.
文章认为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地带,由于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没有充分的人力资源,也没有完备的产业结构,这些不利因素导致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相比,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是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外在动力,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是促进当地城镇化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6.
7.
8.
法治化进程与城镇化运动在彰显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问题上,具有同构性和互动性意义。法治中国语境下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三个维度,分别与城镇化运动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关系。城镇化运动一经与中国特色的法治精神相结合,必将给新城镇(市)人的个体生活和公共生活带来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等现代性文明因素,从而有助于国家和政府对城镇化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反贫困的主题。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必须用加快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道路、水路、港口经济运行的特征,对福建省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