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38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668篇
理论方法论   120篇
综合类   2066篇
社会学   133篇
统计学   37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社会的本质是能够产生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信息流是解构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关键,也是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产生的直接动力.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主流构造分别以信息自决、隐私和人格权益为基础,其中,国家利益成为个人信息法律关系构造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三种构造模式分别体现出个人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由于利益平衡体现出的幸存者偏差效应,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构造以主体场域信息自治为中心,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夏令营应该是什么样子?怎样才能保证孩子在夏令营中度过难忘而有意义的假期?美国夏令营的运营模式和效果值得我们关注、思考。  相似文献   
3.
4.
民族互嵌社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空间场域延展的实践形态,是对“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一时代命题的现实阐释。现代城市社区功能的集聚和细化为民族互嵌的再造及重释提供了场域空间,由于民族互嵌社区具有公共性、聚合性和互动性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了立体化嵌套结构,催生出精准互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愿景”:理论层面,要深刻把握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目标向度、方法向度、内容向度;实践层面,要精准识别民族互嵌社区的场域情境,以智能技术描绘民族互嵌过程的“全景图”和“晴雨表”,通过社区制度体系的精准供给,提升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6.
相互保险是保险组织形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对于其他保险模式而言,同样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传统的监管模式下,监管渗透不够,反制力不强,导致了相互保险无法彻底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治理困境。本文基于塔福域理论和TRIZ理论系统地分析了相互保险模式中存在的风险,并且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即构建“保险域”。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在LRH-250E型培养箱中对平均尾重0.2g和1.2g的虎鲨进行温度耐受性试验,并对均重1.2g的虎鲨做了pH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尾重O.2g的虎鲨在驯化温度为20℃时,水温突变引起的致死高温为41℃,致死低温为14℃;尾重1.2g虎鲨在驯化温度为24℃时,水温突变引起的致死高温是42℃,致死低温为14.5℃。尾重1.2g虎鲨能够耐受的pH值其上限是11.51,下限是2.52。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民旅游感应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感应强度是研究旅游感应空间的一个角度。通过对《成都晚报》“旅游”专刊最近 6年的统计 ,得到全国 34个省级行政区及四川省内分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出现频次 ,以此频次来表征成都市民对国内及省内旅游目的地的感应强度。利用感应强度从省际和省内不同尺度揭示了成都市民旅游感应空间的特点 ,并发现旅游感应空间的一些新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随机狄里克莱级数 在随机变量序列{Xn}独立(可不同分布)以及满足等条件时的增长性以及值分布,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刘涛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4):130-133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识世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俄汉语中的“рука——手”同属基本范畴词,具有很强的转喻:隐喻能力。通过手部动作认知、情绪认知、场景认知、权势认知、身体结构认知等方面研究俄汉语认知域中转喻与隐喻的交互作用在词汇层面的连续体关系,将有助于从实证的角度对比分析俄汉语转喻和隐喻思维模式的异同,探求造成两个民族认知差异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