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10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28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588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中英1894年签订《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条约前5条是关于定界的规定,划定了除中缅北段未定界以外的边界。由于对有效占有的理解、条约文本、以及地图的失误,中国反而丧失了实际管辖的小江流域,也遗留下南段未定界。中缅近代遗留的南、北两段边界争端,除近代欧洲列强侵略原因外,也源于中国对领土划界、国际法领土取得和变更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准确。因此,及时理解国际法有关领土理论的产生与变更、在积极运用国际法解决边界争端之时更谨慎地注意技术上的细节,才是真正解决国家边界争端的恰当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权利是需要救济和保护,在权利救济时,事实上存在着权利位序的问题,文章从对一个千年的哲学例证的诠释开始,证明作为权利的所有者的人的天然的取舍驱动是权利具有位序性的根本。其次,认为基本权利与非基本权利划分是权利具有位序性的显著证明。最后,是通过权利冲突的实际解决来证明权利之间存在的位序性。  相似文献   
4.
一般人格权的侵权法保护路径问题涉及到侵权法的制度设计。一般人格权虽名为"框架性权利",实质上为法益,其保护力度选择乃"行为自由"与"权益保护"二种价值平衡的结果。拟制与衡平是一般人格权侵权保护的方式,但这两种途径均需借助侵权法一般条款,借助司法过程的裁量得以实现。如此,一般人格权成为具体人格权的"母权",其中的特定法益成熟后,会上升为具体人格权。  相似文献   
5.
格式条款是合同法上的重要制度。我国现有合同法论著一般并未将格式条款的构成要件作为一个独立问题加以研究,笔者主要从六个方面分析讨论了格式条款的法律特征,即制订方面的特征、适用范围方面的特征、内容方面的特征、当事人关系方面的特征、形式方面的特征、解释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公民的基本权利需要法律的保护。论述了公民享有宪法诉权的理论依据,公民享有宪法诉权的实践意义,并通过对我国公民宪法诉权的适用范围和当前行使宪法诉权的障碍分析,提出了保障公民行使宪法诉权进而实现基本权利维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访权"之宪法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宪法并无信访权的规定,但一般认为,信访制度的宪法依据是宪法第41条,是公民宪法赋予的建议权、申诉权的具体体现。然而从实践和宪法权利理论出发,有必要对信访权加以分解,分为政治性权利和非政治性权利,从代议机构监督和制衡行政权的高度加强信访制度建设,推进我国宪政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格式条款识别与解释是格式条款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对格式条款的识别可以从相对方的不特定性、预先拟定性和不可协商性三个方面加以判断;在格式条款解释过程中坚持有利于相对人的原则,具体运用客观解释法、限制解释法、不利解释法等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早已确立,但迄今为止,宪法所具有的“最高法律效力”并未在司法程序中得以实现,司法机关的违宪审查权也未予确立,这与法治和宪政的要求相去甚远。针对此,文章通过揭示宪法实施中的现存障碍,提出了实现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及违宪审查的合理架构。  相似文献   
10.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既反映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民法上的表现.它在民法中起着重要作用,被一些学者称为"帝王条款".这一称谓与其在民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称的.民法是权利法,民事权利是核心,是本位.作为民法"帝王条款"的诚实信用原则与民法在本位特征上是相冲突的.因此,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一原则对民法的研究和发展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