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47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62篇
丛书文集   526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1340篇
社会学   304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雪是当代汉语诗歌的重要诗人,她“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风大气沉郁。她近期的诗歌,情怀与思辨相互倚重、酵化,介入生活与提炼心性同步发力,题材多样,手法多变,情感收放自如,气韵放达从容。她对现实的观照,对时空的架构,对存在的开掘,都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她自觉地从先期女性主义诗写中觉醒,到如今的清澈中隐显尘世的味蕾,对生活细节和感念触觉的精妙镂刻,以及对世道人心的专注和细致打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文化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每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积淀,都有着其独特的实用与审美价值。"汉绣"是最能代表湖北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之一,它集中体现了湖北地区人民的图腾崇拜、民俗生活和精神信仰。虽然"汉绣"自身很优秀,但是汉绣外包装设计大众化生产,包装结构简单,包装材料选择单一,没有品牌形象,我们借助互联网的发展,阐述设计有地域性特色的网购包装,从而促进汉绣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戏曲文化最初只是表达喜悦、悲伤等情感的无意识动作,戏曲艺术历经汉、唐、宋、金等盛世朝代得以形成完整的文化艺术形式。现代从戏曲中能够看到更多的文化和历史内容,也能够从中体会到更多的情感和人的特性。而化妆所进行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人物的形象也更具个性与情感,表现也更为丰富。本文主要对戏曲艺术中化妆对于戏曲人物的精准塑造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格的塑造需要以哲学理论为理念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身是多学科人文知识的结晶,包含有丰富的科学、艺术、逻辑等众多人文知识的人格因素。如果我们理论结合实际地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有助于大学生们提高参与意识、思辩能力和锻炼表达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功能。  相似文献   
5.
调查表明:中学生中具有青春期常见心理疾病症状的人数所占的比例较高。其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家长的过高期望;青春发育期的心理矛盾;情绪不良和人格缺陷;社会环境的不良刺激等。针对原因提出对策,以帮助中学生消除青春期常见心理疾病症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学美育影响人性塑造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三点 :第一 ,文学形式美对人的性情的陶养 ;第二 ,文学形象对人的自我形象的认识和塑造 ;第三 ,文学情感对人生境界的开拓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使人成其为人的过程。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有机统一,人的精神性是人成其为人的根本标志。从人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既赋予人从事社会生活的能力,也提升人的精神发展的水准,使人性在合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总体框架下,不断向更高层次和更加完美的程度攀升,这是高等教育的精神所在。以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维度的综合作为哲学基础的高等教育,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最终目的在于使人学会同自己的精神打交道,学会用多种方式去养成精神,去丰富精神,去拓展精神。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要塑造与之相应的现代人格。文章对现代人格的特征以及西部民族地区塑造现代人格的现实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塑造现代人格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準的<黄河东流去>着意描写河南侉子的性格、气质,从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功能系统刻画中原乡土文化心态,从而较深刻地开掘了中华文化之内核和精神,彰显了中华魂、民族魂.作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首次创造性、大规模地提供了侉子形象系列,揭示了中原农民总体特征.在侉子群像中一批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人物均系回族,作品开创了蒙古族作家写回汉民族,通过多民族群体心灵展开大中华魂的先河.新时期伊始,农村题材小说的现实主义回归多体现在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真实反映,<黄河东流去>则注意展示心理精神.由于社会理想和价值尺度比较陈旧,作者对民族魂的开掘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10.
清初统治阶级实施高压政策.文字狱布满中原。蒲松龄对此无限愤懑,但又不敢正面发表意见,便以曲笔书写他的悲愤.借天堂地狱以宣泄他胸中的不平。正如很多研究者所论.《聊斋志异》是作者一生血泪的结晶,一腔块磊的倾泻。它时而将那可诅咒的时代尽情地诅咒,时而在谐谑嘲讽中对丑恶现象痛加鞭笞.又时而借幻化的鬼狐来控诉那人间的不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