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5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120篇
管理学   980篇
劳动科学   252篇
民族学   277篇
人才学   40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391篇
理论方法论   324篇
综合类   11788篇
社会学   1296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1347篇
  2013年   1114篇
  2012年   1262篇
  2011年   1496篇
  2010年   1409篇
  2009年   1389篇
  2008年   1366篇
  2007年   1125篇
  2006年   897篇
  2005年   793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600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边口译员的角色或立场描述已从传统观念认为的"隐身""传送带""管道"等转变成"显身""交际促成人""文化斡旋人"等更为宽泛的解释.究其原因,前人所做的研究大都以译员角色为载体,从目的论、话语分析或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则试图以翻译行为为载体,结合口译案例,从话语权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阐释,研究结果表明:译员对交际目标的把握是保证话语含意推理正确的关键,其推理结果会产生不同的翻译行为,包括语义行为、语用行为和功能翻译行为.  相似文献   
2.
3.
《边城》是京派小说家沈从文享誉世界文坛的代表作品,是描述“湘西世界”的典范之作。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边城》为个案,分析杨氏夫妇如何在翻译中保留原文中的中国文化信息并成功传递给译文读者,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文化,并进一步细分、归纳了“抵抗式”翻译理论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建筑施工行业的资质挂靠一直是行业内的潜规则,建造师、中介机构及建筑企业之间甚至采用合同来约定彼此关于资质挂靠的权利与义务.这种违法行为可能极大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建造师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因而以非法转让资质、证书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是无效的.相关部门应用好社保联网的大数据,通过创新监管措施,加强法律规制与教育,必要时利用刑法打击相关行为,以加强对建造师资质挂靠行为的监管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探究公示语言语行为以言成事的语用翻译策略,构思出言语行为的多元框架结构,展示语用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策略的动态阐释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浪潮不断高涨,加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是必然趋势。具体从教学法四大要素,即教师、教材、教法及学生四方面,探讨了加强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2012年3D 版《泰坦尼克号》的华丽上映曾掀起影迷们对它的新一轮热捧。文章就同样备受中国观众喜爱的中国方言版《泰坦尼克号》为案例,结合功能目的论来探寻中国方言版字幕翻译的目的与性质,进而分析、总结英文影片字幕的中国方言版译制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我国国际化进程,为促进高校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校实施开放的外事政策,广泛开展外事活动,外事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对外开放程度。外事口译在高校外事活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详细分析我国高校外事口译特点,在实践中的基础上总结出口译策略,以期解决外事口译的常见问题,提高外事活动质量,助力高校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10.
应用于交易领域的智能合约融入区块链技术,以代码形式表现,可实现合同履行的自动化和不可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合同模式.自助行为说、代理说将智能合约视为对合同过程的外部增强,是侧面功能的法律阐释,并未完全捕捉到实质.智能合约并不一定跨越整个合同过程,也可仅是合同过程某个方面或某个阶段.法律意义上的智能合约不是合同新类型,而是合同关系形式的新发展,即当事人缔结和履行合同的新形式,合同性质未发生实质变化.智能合约满足特定要件构成特殊的书面形式,具有"书面形式+自动履行"功能的特质.民事主体通过智能合约形式订立合同应遵守《民法典》等现行法律的具体规则,以保证合同依法成立与生效.智能合约不等同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认定其效力应结合智能合约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从立法上确认智能合约,在符合国家现有法律、政策基础上编写和应用,实现形式的合法化、内容的规范化是该技术谋求长远发展的保障.技术起步的现阶段,纸质合同、一般电子合同与智能合约在不同方面发挥协作作用,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民事交往、商业交易的主要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