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9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290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345篇
人才学   92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284篇
理论方法论   249篇
综合类   2636篇
社会学   259篇
统计学   12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始,美国族群政策取向发生了由同化主义向多元文化主义的转向,由此推动了华文传媒的蓬勃兴起。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政治、经济与文化政策方面的落实带来了宽松的族群传媒发展环境,华文传媒迅速成长起来并形成了伞状竞争格局,集团化、本地化与跨媒体的生存形态以及由政治依附到商业运营的运作方式转型。但是,多元文化主义在理念与实践中存在的文化个性与共性的冲突、文化与权利结构之间的矛盾、资本圈地下多元文化主义滥用等难题也对华文传媒发展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2.
一"多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也译作"多元系统论")[1]是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教授从20世纪70年代左右开始就在其著作中提及并不断完善的理论。该理论以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为基础,认为文学和文化等社会符号现象都是一个开放式的多系统(Polysystem),即一个系统网(Network of Systems),包括具体与抽象现象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现象里  相似文献   
3.
清代经由长期理性共识的积累与提炼,在森林保护方面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多元共治"法律理念,并构建出符合森林生态治理内在要求的法律制度。古今森林保护问题的表现形式虽不尽相同,但受历史传统、法律文化、森林自然特征等方面因素影响,古今森林保护法律制度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中关于多元共治的内在逻辑要求具有相通性。清代森林保护多元共治法律制度对完善现代森林保护法律制度以及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实效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认为,宗教必须与政治截然分开。哈贝马斯则认为,宗教作为一种意义建构的世界观不可避免地会涉足公共领域,宗教也可以提供合理的、有价值的观点,但是宗教世界观在进入公共事务讨论之前要经过世俗化的"翻译"过程。哈贝马斯试图在世俗主义和宗教多元主义之间探索第三条道路——商谈伦理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发展阶段中对自我的一种感知、确认和整合,网络多元文化对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既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应在一种新的自我观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民众对民族音乐文化逐步接受和喜爱,进而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及魅力.广西壮族民歌作为广西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范围较广.高等院校亦作为当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担负着重要的教育传承责任.因此,广西壮族民歌传承应依托当地高校这一阵地,地方高校亦应为广西壮族民歌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政治和文化水乳交融。抗战文化具有多元性 ,建立的基础是多元政治。多元必然带来相互间的碰撞。抗战文化的主流是以郭沫若为旗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8.
开放型社会条件下以集体和社会为本位的单一的传统价值观正在全面走向多元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内部制度和观念的变化引起价值观转变,这属于内部动因;二是外部社会制度和观念对固有价值体系的冲击和影响,这属于外部动因。价值观多元化是社会进步的衍生物,因而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价值观的多元化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提高了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9.
具有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受到实践挑战并被其他理论超越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动力和主体多元化了,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价值论也必然要多元化.商品价值的本质是人的需求同商品之间的关系.商品价值的决定是一个多层次多元的综合体系,它由"天人合一"论、供求均衡论、生产要素论和需求要素论所构成,劳动价值论只是其中的"特例".生产要素贡献论与合法产权收益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的收益分配原则,它对"一家独享"和"吃大锅饭"的不平等都是排斥的.劳动价值论所认定的剥削只是一种极端情形,而依据多元价值论则能对剥削作出更具普遍性的说明.资本的性质及作用取决于它的来源和使用方式.中国现阶段的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为国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不应一概斥之为剥削阶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实质是指始终要依靠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哪部分人群,它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当是统一的.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产阶级壮大不可避免,但这不是坏事,毕竟我们革命和建设不是要制造更多无产者.中产阶级在社会阶级或阶层构成中占相当大的一个多数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翻译研究与翻译文化观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如果以国外近半个世纪来翻译研究的进展为背景,回顾国内近30年翻译研究的历程,可以发现重技轻道、重语言轻文化和重微观轻宏观等值得反思的问题以及翻译语言学途径的不足与局限。因此,在翻译研究中应加强翻译的文化意识,进一步确立文化观,进而在翻译文化观的指导下,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深化我们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