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秦德君 《决策》2020,(1):8-8
2020年是全面实现小康之年。我国全部人口将历史性摆脱绝对贫困,共同步入小康,这具有深远意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用小康概念来诠注中国式现代化。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到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及小康建设目标:"我们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相似文献   
2.
大平正芳的中国观及外交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平正芳中国观的形成,主要源于其自身的中国体验,基于对中国的深刻了解及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痛切反省,大平更为注重与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大平中国观的核心理念是:认为发展中日关系不仅对两国有益,而且是确保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保障,并将其作为贯彻和落实"综合安全保障"思想的重要一环。大平担任首相期间,身体力行地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通过提供对华援助的方式支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对促进中日友好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大平正芳的政治学———“椭圆哲学” ,起源于东方的老庄哲学和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其核心内容是 :在处理政治问题时 ,要设定两个中心 ,并维持两者的平衡。“椭圆哲学”对于日本战后的发展和中日邦交的恢复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亚洲外交与日美同盟之间的矛盾是困扰战后日本外交的核心难题.这种困境既源于日本战败与朝鲜战争后中美对立的亚太国际政治格局,也归结于日本的战略选择.大平内阁处于世界政治从紧张缓和向新冷战过渡的时期.大平正芳从前任福田纠夫推行的“全方位外交”后退,转向强调与自由主义阵营诸国的协调关系,特别是日美协调.同时,他还主张在日美关系的框架内展开对中国以及环太平洋连带构想外交.其对外战略解决了亚洲外交与对美外交的困境,影响着1980年代以后日本对外政策的展开,是日本外交理想的原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