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建昌  张颖 《人文杂志》2015,(1):125-128
作为全民共有共享的文化遗产,城市大遗址的保护利用需要公众广泛参与。本文以唐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运营为例,分析在公共治理理论背景下,大遗址保护利用中公众参与的多种方式、积极作用、存在问题及改进举措。  相似文献   
2.
3.
贞观八年(634),唐太宗为其父李渊创建大明宫,次年五月,因太上皇驾崩而停废。龙朔二年(662),唐高宗又因"风痹"而重修大明宫,并徙居新宫。从此,大明宫便成了唐长安城内三座宫殿之中规模最大而使用时间又最长的一座宫城。文章从唐太宗与其父李渊之间关系的发展、唐太宗奉行"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唐高宗与皇后武则天之间的感情变化以及政治局势的变动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唐太宗创建大明宫和唐高宗大明宫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4.
大明宫遗址公园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实施旅游参观类文化产业开发,实现文化的复活和再生。大明宫遗址所拥有的物质文化资源的特点是,宫殿遗址本身价值巨大、考古工程本身即资源、出土文物标本独特、拥有太液池遗址资源、生态资源极为丰富。这些物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却存在着遗址本身观赏性较弱、考古工程不够开放、出土文物相对较少、太液池遗址存留的传统元素不多、生态资源开发受限等问题。通过分析大明宫遗址上述资源优势与转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相应提出五种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朱四倍 《决策探索》2011,(13):13-13
6月21日,安徽池州,耗资300多万建设的平天湖玉带桥在即将竣工之际遭拆除。据当地相关部门称,该桥本身因尺度过大,与周边环境不甚协调,破坏了平天湖水面整体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平天湖水循环,故决定拆除该桥梁。这是一个尴尬的事件,可对公众来说,似乎并不陌生,耗资400亿元的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即将开园之际,……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安徽池州耗资300多万的平天湖玉带桥在即将竣工之际遭拆除。据当地政府称:因该桥建造得过大,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破坏了水面景观效果,阻碍了湖水循环,故决定拆除、类似事件,在我们的身边频频发生,耗资巨大的的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即将开园之际,部分已建成的各式建筑竞遭拆除;河南南阳在建数千万元经济适用房或拆除让位农运会;镇江“巨蛋”例掉……。  相似文献   
7.
智取硬币     
深深大明宫,忧伤美丽的公主伴着那昏黄的烛光,抚今追昔,拨弄琴弦,弹奏一首同样忧伤美丽的古曲——《长相守》。无星的夜晚,苍白的月亮投泻下如水般阴冷的清光。大明宫笼罩在一片青玉色薄雾中,多像个梦啊。这要真是个梦该多好!梦醒了,就不再有梦中的喜,梦中的悲。然而这绝不足一个梦,这是公主华艳美丽而又凄怆孑然的一生啊。  相似文献   
8.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遗产地保护与传承领域日趋成熟的模式,是公众感知享用的重要场所,阐释与展示则是合理引导公众感知、欣赏并保护遗产地的重要技术手段,两个概念并举强调从过去单纯注重遗址形态和价值的拓展到遗产地精神的挖掘,并进而重视公众的感知及参与。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方法,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实证研究对象,探索公众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感知特点及规律。研究发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科研、游憩和教育功能虽得到有效发挥,但因阐释与展示的不足而导致公众感知遗产地核心价值的效果不佳; 基于此,从“点-线-面-场”的逻辑关系提出构建阐释与展示主题框架、设置多维游憩线路丰富阐释与展示形式、架构复合型阐释与展示系统、创新阐释与展示传播方式等策略,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众感知度。  相似文献   
9.
唐长安大明宫不仅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帝国的统治中心之所在,因此有不少机构亦设在宫中。其中命妇院、少阳院、客省、史馆等在大明宫中的地理方位,或由于失于记载,或记载错误,以至于长期以来以讹传讹。至于这些机构的职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澄清。故有必要针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中两方关于唐代大明宫的新见墓志,分析唐代文学、皇室婚配和仕进制度。研究认为,第一方为《唐故邕管营田判官左骁卫兵曹参军崔公及夫人赵郡李氏合祔墓志铭并序》,志主为崔成务,志文不以士族门第自矜而强调其文学吏能,并与柳宗元、吴武陵等形成永州文人圈;第二方为《唐故太子洗马杨府君夫人宝应县主陇西夫人墓志铭并序》,志主为宝应县主,志文中唐文宗为其或者还有其他皇家女择婿而下的在指定的十八家里"宜择名士族子"的诏令,墓志还记录了元日朝会,皇亲国戚在大明宫面见皇帝时的具体情况,且提供了一个皇帝敕赐给官(武职)的实例,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