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一家企业成长壮大有如虎,无不与其品牌建设有着紧密的关系。费然一啸起劲风,扬威只须三两声。原本不是平川客,蹿高伏矮林莽中。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假、大、空话盛行,越来越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如何拒绝、抵制假、大、空话,已成为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领导者要拒绝、抵制假、大、空话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
人这一辈子主要的时间一般都花在四个方面:学习、事业、婚恋和家庭。当今社会,人生这四件大事不同程度上都会受到房子的影响。有的人任劳任怨为房子打工,沦为房子的奴隶,为了保证按时缴付月供,在老板面前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更有人憧憬买房,为了早日达到买房的门槛辛苦工作,省吃俭用;也有人靠房子来增长自己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2月19日福州搜房网《大话地产》栏目邀请榕城业内专家、房企代表以及主流媒体共同论剑2011福州楼市的新形势。在活动现场,嘉宾们针对2011年开春的楼市新调控以及春季置业时机发表了各自精彩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个简单平凡的大男孩,喜欢五月天,喜欢看《灌篮高手》,喜欢旅行。但是他又有些不平凡,高三那年,他为了“去别的地方看看”而决定出国,几乎一个人完成了所有的准备;从小理科成绩优异,却走上了写作的道路;2011年走红于网络,个人日志累计浏览量达到千万人次,不久便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想太多》,  相似文献   
6.
作为动词的“大话”——论文学经典的自我亵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话"界定为一种亵渎性的叙述行为,"大话"的动词化,正是高雅文学尴尬生存环境的隐喻形式."大话经典"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文学经典内部存在的修辞张力;同时文学经典和大话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关系,而将二者的简单对立恰恰是对这一关系的遮蔽.  相似文献   
7.
大话粽子     
许堂仁  张仁庆 《社区》2008,(18):18-20
艾叶传奇 古代的“竹筒贮米”又是怎样变作艾叶粽子的呢?古籍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公元40年间,屈原死后300多年),长沙人殴回,端午前遇一自称“三闾大夫”(屈原生前曾任此官职)者对他说,你们祀我的米,多被蛟龙争吃了。蛟龙最怕艾叶,你们若改竹筒贮米或艾叶包米,它就不敢来了。殴回广告众人,嘱皆照办,因其形似棕榈叶心,故称之为“粽”。  相似文献   
8.
幻想家     
小米沙和斯大西克坐在园子里的长椅上谈话。他们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谈些普通的话,而是你一句来我一句去地说大话,仿佛在那儿争吵谁吹得过谁似的。  相似文献   
9.
大话”中国古典名著的现象,在当前文坛上时有发生,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寄生式的写作方式,极易造成对古典名著的歪曲和损害,也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
以电影<大话西游>为肇始的大话文化是由网络兴起并借网络流行开来.互联网作为承载文化的新媒介,自身在技术以及信息传播方面的独特性与大话文化的特殊结构和话语方式尤为契合,这种契合恰恰源于网络话语深层结构的民间性.研究互联网作为媒介如何作用于大话文化的兴起、建构以及传播的动态过程,有助于理清大话文化的民间语汇特性,由此深入理解网络语言本身具有怎样的民间色彩和话语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