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宋元话本中女妖的形象特征及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话本中的女妖形象摇曳多姿,分析了宋元话本中女妖形象的四种特征,并探讨了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中的女妖不具备当今女权主义所追求的女性主体性,她们是男性欲望对抗意识形态凝视的本能冲动的产物.女妖不是女性意识觉醒后的反叛者,而是男权话语为自己塑造的异端.女妖的身体植根于男权话语体制内的异端塑造机制而不是现实的反叛.这就决定了女妖的身体在被美化的同时也逃脱不了被摧残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典小说著作中,将女性幻化为女神、女鬼、女妖的异类虚幻形象,并由此衍化的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人神恋、人鬼恋、人妖恋,是古典小说中一类重要的题材。本篇试以小说婚恋模式中的此类异化女性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小说中女神、女鬼及女妖的演变及不同形象的分析,来探讨不同形象女子在面对婚恋这一主题的异同及其所蕴含的超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妖"与"魔"是两种不同的观念,前者为中国所固有,后者是随汉译佛经入华的外来观念。但是,《西游记》却按统一的中国世俗女性美观念将女妖、女魔和西梁女王一样想象、塑造为中国式的小脚美女。其中尤对女魔罗刹女寄寓同情,描写她遭受中国式家庭妇女可能遭受的三大根本不幸,赞她在"经藏中万古流名"。由此可证,《西游记》其实是以统一的世俗性叙事观点,借女妖、女魔之名编撰自以为有意味的世俗女子故事,同时也可证作者的佛学常识极为匮乏。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中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美艳绝伦的女妖形象,是男性视野中充满男权意识而又寄托着蒲松龄无限希望的文化栽体.探析故事所表现的男性心情,旨在更准确地理解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动机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为了迎合市民的审美趣味和猎奇心理,宋元话本中出现了许多以女妖魅人的烟粉灵怪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摇曳多姿、个性鲜明的女妖形象。虽然这些女妖形象各具风采,但若将她们放在一起考察,就会发现她们的一些共同形象特征和共有的文化内涵,而且从这些被妖魔化了的女性身上还可以窥到男权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文学中都有女妖形象的原型,其共同点是既充满诱惑又让人恐惧。《聊斋志异》的女妖形象与《三言》故事中的女妖形象都被称为“中国妖姬”。这些形象形态各异,暗示了一种有别于以被动和服从为特征的新儒学典型的反抗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主义的特点。对这些女妖形象进行英译时。也自然带有女性主义翻译的特点。具体体现于三个方面:场景解读、心理细节和诗性描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