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8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91篇
管理学   599篇
劳动科学   106篇
民族学   251篇
人才学   209篇
人口学   236篇
丛书文集   2472篇
理论方法论   591篇
综合类   6876篇
社会学   2162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814篇
  2013年   761篇
  2012年   852篇
  2011年   1024篇
  2010年   1181篇
  2009年   973篇
  2008年   1182篇
  2007年   903篇
  2006年   874篇
  2005年   790篇
  2004年   697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清代都柳江河道疏浚以来,人群流动日趋频繁,位于都柳江下游的葛亮寨因商业化发展吸引了不少移民经商定居,其中包含了部分由都柳江上游及支流迁徙至此的苗民和侗民,其族群身份与认同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复杂性与模糊性。文章以葛亮寨的苗侗移民为着眼点,探讨其如何经由对孔明这一形象的演绎重构"村落历史",并透过一系列仪式实践建构和表达"我群"身份认同,进而将文化带入族群问题的讨论,试图说明族群意识的形成既与社会历史过程有关,同时也是文化创造与重构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
3.
我国受到古代男尊女卑封建陈旧思想的影响,导致多年来女性受到歧视和不平等对待。新中国成立以后,出台了很多保护女性的相关法律法规,给女性提供了很多保护和支持。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婚姻法》的修订,虽然较从前很大程度的加强了对女权的维护,但保护力度仍显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婚姻法对女性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
唐代女诗人不仅在女性很少涉及的战争、政治等重大题材方面大显身手、独领风骚,而且在女性常写的闺怨、爱情及日常生活题材方面也呈现出男性化的倾向.在审美情趣上,唐代女性“不爱红装爱武装”,骑射、胡服、袒胸露背、抛头露面,追求阳刚之气.在诗歌风格上,追求格调高远、意境雄浑的士大夫风范,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个性意识.这一切,都使得唐代女性书写呈现“拟男化”的特征.呈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时代风气使然,也与诗人拟男化的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5.
钢琴艺术是一门表演性较强的艺术表现形式,钢琴演奏的本身就是演奏者积极调动各种感官的过程.在实际钢琴教学与演奏的过程中运用“通感”,不但可以唤起作者的广泛联想,增强表达能力,还可以调动欣赏者的想象思维,使其对音乐想象进行定向联想,获得审美活动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理念、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社会的管理理念已不再是纯粹的制度和流程,而逐渐让位于人际关系和沟通艺术,更注重与部属的关系和团队建设。正如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组织需要培育,需要照顾关爱,需要持续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嵌入和脱嵌在泰勒的思想体系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在“大脱嵌”之后,现代世俗社会才最终形成。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涉及到三个不同的方面:自我认同的转型、社会想象的转型和宇宙想象的转型。前现代的“可渗透的自我”深深的嵌入到迷魅的宇宙和社会之中,并通过这种嵌入而获得对自身身份的认同。随着大脱嵌的到来,自我脱嵌于旧有的宇宙与社会,对自身、社会和宇宙的想象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脱嵌不但带来了自我认同的转型,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想象和宇宙想象的转型。因此,追溯大脱嵌的最初的源头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其实,早在轴心时期的宗教中就已经隐含了脱嵌的源头,个体性的自我已经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建筑空间设计的角度说明记图的必要性。着重探讨记忆图像对空间设计的作用。认为记图是学习设计空间的基础,通过记图积累表象,促进、发展空间感受与空间想象。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