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5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德普  龙涛 《民族研究》2022,(1):32-47+143-144
在宣扬自由、民主、人权的西方社会,种族主义盛行不衰的重要根源之一是西方文明,尤其是英美文明中的个人主义。现代西方种族主义的嬗变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而个人主义均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种族主义的发轫阶段,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主义助推黑人奴隶制的制度基础从宗教差异转变为种族差异,并促成了宗教神学话语的理论论证。在启蒙运动阶段,自由主义思想家对种族主义的辩护,使他们所宣扬的社会契约实际上成为自由平等幻象下的“种族契约”,契约论所蕴含的政治个人主义孕育了公民民族主义,助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公民民族主义的竞争性和支配欲与民族国家的排他性为种族主义提供了动力,使得西方的自由民主建立在种族清洗的顶峰之上。在奴隶制被废除和殖民统治瓦解之后的阶段,以文化种族主义和色盲种族主义为主要形式的当代新种族主义,借着反种族主义话语的掩饰,将维护白人特权的种族主义潜藏于文化差异或个人主义话语当中。个人主义是种族主义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这一认识对于认清西方文明的内在困境,消除种族主义,构建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肖立国 《学术论坛》2005,(12):39-43
文章不同意国内外许多学者关于新加坡是威权主义或者非民主国家的观点,指出新加坡的政治体制自独立建国之初起就是民主制的,具有鲜明的政治艺术特色,且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宠儿>是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品.通过对主人公塞丝在奴隶制重压下爱情的多种感受、转变历程进行分析,揭示了莫里森质疑美国主流文化准则的主题思想,并对其独特的创作手法进行了探讨,让读者在莫里森多重叙述视角中把握故事的发展,更好地理解其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们说,完美的制度只是一种理想或乌托邦。现代民主政体和市场机制需要进一步改善,但它仍具生命力,人类尚未找到替代它的体制。就此,博源基金会理事长、招商局集团和招商银行前董事长秦晓发表文章说,在历史上,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曾尝试过寻求对现代市场体制的替代方案,其中最典型的,  相似文献   
5.
吐谷浑经历着游牧民族一般具有的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宗法奴隶制社会 ,并在中原王朝及汉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向封建制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6.
论早期驻外使节对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驻外使节是近代中国较早走向世界的一批官僚士大夫。他们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普遍地表示出赞美之情 ,提出了开设议院的政治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使节关于西方政体的识见是比较高的 ,对国内官僚士大夫阶层有独特的影响力 ,具有更直接的启蒙意义。使节的思想中已涌动着突破洋务藩篱、向维新思潮转化的潜流 ,这不仅是时代大趋势使然 ,更得益于使节独特的身份和出使经历  相似文献   
7.
围绕着奴隶制的起源、奴隶的社会地位、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等问题,著名的古代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作了较多的论述,他的奴隶制观在西方古代思想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于对其拉丁文本的分析,分个人态度、社会秩序观与基督教伦理三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奥古斯丁对奴隶和奴隶制的认识,指出其奴隶制观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督教的人道主义精神,又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深刻分析托妮·莫里森代表作<宠儿>中的三代黑人女性形泉、种族歧视下的黑人女性的心路历程以及三代黑人女性独立、自由意识的逐步增强,揭露了奴隶制的非人性的本质,更为重要的是它也使人们意识到:黑人女性必须始终坚持这种独立的自我意识才能彻底摆脱奴隶制和种族压迫,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坛一位著名的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宠儿》是其巅峰之作,故事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小说着力描写了一位黑人奴隶母亲痛苦的弑婴行为,揭露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奴隶制对母爱的亵渎与扭曲。本文将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塞斯弑女的行为,解读其背后蕴含的深沉母爱和造成这种畸形行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宠儿》是一部深刻揭示19世纪美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残酷的社会制度的伟大作品。从总体上看,这部小说拥有一部成功的小说必备的大部分因素:苦难、爱情、神秘、性和暴力。托妮.莫里森却以其独特的哥特式手法来诠释这些因素,赋予了这部小说无尽的悬念、奇妙的幻想和深刻的现实意义。这篇论文将主要论述这部小说中的哥特式意象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