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唐代笔记杂纂看唐人婚礼,既承袭古代"六礼",又根据社会现实需要,有些新的变革.传统婚礼的形成、发展与流变,其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是一种夫为妻纲、传宗接代的庆典.因而,婚礼中各种仪式活动也渗透着"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宗法意义.因此,本文以笔记杂纂为切入点,探讨以婚礼礼俗为代表的隋唐民俗生活,并基于此来讨论文学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朱棠 《学术探索》2012,(1):167-170
婚嫁是日本礼仪中的重要一环。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具体探讨"结婚仪式"、"婚宴"等场合下的忌讳语,探究宗教信仰、言灵思想、心理联想、同音因素和交际需要等方面对其产生和存在的影响,能够发掘隐藏于忌讳语后的日本社会文化现象,把握日本民族心理,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论明清江南婚嫁论财风尚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的过渡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婚姻观念也因之发生嬗变。此种现象在江南地区尤其明显。婚嫁论财风尚的流衍与扩布,便是此种社会变革在婚姻领域内的反映。文章厘清了明中期至清代的江南区域婚嫁论财风尚的变迁轨迹;指出此风尚的产生除了经济因素是其根本动因外,江南社会传统的奢靡之风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此外,江南士大夫在婚礼消费上树异于人,富商大贾则求同于人,而普通民众则盲目模仿从众等等,也是婚嫁论财风尚积淀生成的社会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4.
小说<醒世姻缘传>对传统的婚嫁民俗有详细生动的描写,据此研究明清山东部分地区的婚仪礼俗,得知此时婚仪的特征是:删减了周礼的六礼,明朝平民,的婚姻仪礼有纳采、纳币、亲迎三个阶段,也称作议婚、定婚和完婚,清朝又加上了请期;增加了世俗色彩更浓厚的迎娶的规则和排场.从总体看,议婚包括问名、纳采和相看,定婚包括小定、大定、上头、开脸和铺床,完婚包括接亲、拜天地、牵红、坐床、行合卺礼、拜床公床母、撒帐、送饭、谢亲、听帮声、取喜、拜舅姑和回门.至今,这些婚仪仍在山东及全国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我们应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剔除封建糟粕.  相似文献   
5.
晚清以降,江浙地区的侈婚靡费现象甚为泛滥.具体表现为社会中上层阶级举办婚礼花费甚巨,因而助长了婚嫁论财的风气,导致社会下层民众亦纷纷效尤.由此产生了男家无力聘娶致使抢亲等类犯罪频发,女家无力置备妆奁而溺女成风,以及适龄男女婚嫁失时等社会问题.侈婚风气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6.
才慧 《今日辽宁》2007,(3):62-63
东胡时期鲜卑人的婚配方式分为掠女、以牛羊为聘礼、为妻家服役;另有父兄死,妻后母执嫂等习俗,女子婚嫁前有一定的性生活自由。髡头是鲜卑发式的一个特点,男子娶妇,女子出嫁都要髡发。可能是剃发去周围,留顶发之大部分,垂辫于后。从现象上看,包含了  相似文献   
7.
对全国婚姻与生育行为的研究,诸多学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具体到区域史的领域,仍略显单薄。笔者以地方志、族谱为依托,对清代山东妇女的婚姻与生育状况作了一些考察。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清代山东妇女虽然婚嫁年龄并不晚,但初育年龄要比全国平均水平晚,育子率要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婴儿死亡率却高,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经济和医疗条件的落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侗族婚嫁习俗的分析,从中提出富有隐喻意义的部分,并对隐喻的来源及意义进行了解释.从而让人们了解这些特别的隐喻,并了解侗民族的语言和乡间文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现,湖北农户家庭人口年龄分布呈现一种典型的"M"型,这预示着在未来10-20年湖北农村会有一次人口出生的高峰期,但新的生育高峰对未来人口快速增长的冲击程度明显要较上一高峰小得多.随着时代的变迁,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的婚嫁行为也发生着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初婚嫁年龄明显反弹,婚姻倾度显著增大,通婚半径也相应加长.尽管这一结论在民族间、村落间有些差异,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导致农民婚嫁行为变化的根源主要来自农村教育的普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汉字“归、家、室”所反映出的婚嫁习俗 ,说明这些婚姻形式主要是在《诗经》及其以后的年代 ,它以一夫一妻制为主要形式。该形式以男权为主 ,女嫁到男家。女以有夫为有家 ,男以妻为室为家。并非人类社会学家所论述的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度时期的偶婚制 ,即婚姻关系不确定 ,男到女家的走婚或夜访婚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