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清代加大了对守节妇女旌表的力度,但与此同时,大量处于社会底层的孀妇面对生存的压力,夫家的逼迫和他人的欺凌,选择了再嫁。而清代因为溺女之风盛行造成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有相当比例的适婚男子不能正常娶妻,这无疑又使孀妇再嫁变得更为普遍。这一切在巴县档案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2.
每日发行一份的《申报》,其内容的涉及面非常广泛,这些资料对于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提供了非常翔实的史料.本文力图从《申报》中挖掘出一些有关孀妇的报道,并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阐述近代女性的一部分--孀妇的婚姻状况.  相似文献   
3.
孀妇在中国历史上摆脱不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定位,但并不意味着她们被剥夺了一切权利,相反,她们享有一定的权利,尤其在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孀妇的权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彰扬。同时,儒家大力提倡‘哮遭’对寡妇的权益也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人们对它的创作时间和内容存在不同看法.我们认为,<声声慢>中作者无所皈依的心态是传统文化中丧偶女性的特有精神状态,也是文献所说李清照"流荡以终"境况的心理投射;作品中"秋夜梧桐雨"的意象组合来自长期的文化积淀,是用于丧偶者的典型意境,不可能在赵明诚生前使用;具有点题效果的"黑"字,更揭示出作者的孀居身份.这篇作品内容统一,主题明确,没有模糊、矛盾之处,是一个孀妇心态的典型写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