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根据众多史籍记载资料和现实调查存在的大量地名古迹及民间轶事传闻,论述了蜀汉诸葛亮南征主力部队和“七纵七擒孟获”在滇西以及南征是平“四郡”而不是“三郡”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古代滇人留下的光辉灿烂、独具风格的青铜文化并非部分学者认为的那样,是越人或氐羌民族先民创造的,而是以云南古代濮人(即莫-孟人)为主,并有较多氐羌和部分百越族系参与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对孟获应实施过“擒纵”攻心策略,至于七次则不一定准确。一是缺乏必须做的理由,二是与先前待军众集合一并歼之战术原则不符,三是在现实中缺乏具体的地理环境支持。最早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华阳国志》多有将别人事迹附会于诸葛亮身上的例子,因而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很可能是将蜀汉政权多人事迹附会于诸葛亮身上。《三国演义》七擒孟获情节丰富,罗贯中在史传和《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写出了给后人深刻印象的“七擒孟获”故事。  相似文献   
4.
“七擒孟获”经文学作品形式的传播 ,似乎真有其事为世人所认同。本文认为“七擒孟获”作为史事是对诸葛亮的美化 ,不足为信  相似文献   
5.
三顾茅庐、白帝托孤、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独创木牛流马……诸葛亮被当作智慧的化身。鲁迅先生曾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那/z,,诸葛亮真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近妖”、“近神”吗?  相似文献   
6.
吴彬 《阅江学刊》2009,(4):129-132
越调《七擒孟获》是中凤梅生前排演的最后一部“诸葛亮”戏,其风格归于内敛蕴藉,并引领了越调未来的走向。这种风格特征一是得益于唱词内在的张力,二是得益于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层开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