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0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飞与宋江     
岳飞与宋江 ,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历史—文学人物。他们生于宋代 ,受到儒家哲学的浓重熏染 ,都曾战功卓著 ,身居高位 ,最后又都死于奸臣或皇帝之手。在《说岳全传》和《水浒传》中 ,两人被塑造得极其相似 ,明代以来的文学评论家也众说纷纭。比较研究这两个形象的异同 ,有助于更多地认识其文本内外  相似文献   
2.
宋江与金银     
宋江是《水浒传》中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通过对宋江使用金钱、获得金钱方式和过程的探索,反映当时市民阶层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3.
宋江“杀惜”是“水浒故事”的重要情节,也是宋江人生轨迹的重大转折点。《宣和遗事》中,宋江因情而“杀惜”,之后主动上梁山落草,表现了宋江的重色与冲动,亦显示其极强的反抗性。元杂剧“水浒戏”中,宋江因醉酒而“误杀”阎婆惜,表现了他鲁莽的特点;宋江又有自首情节,这又显示了宋江的反抗性有所削弱。《水浒传》中,作者对宋江“杀惜”进行了巧妙改造,阎婆惜已不再是娼妓,而是宋江的外室,由于阎婆惜一再威胁宋江宋江在情急之下无奈杀之。这样,宋江的性格不再是重色与冲动,而是稳重与隐忍。这种改造是因为作者要把宋江塑造成忠义形象的典型。  相似文献   
4.
论晁盖之死     
晁盖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理应列在一百单八将之中,然而却在曾头市中毒箭而死。晁盖的死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早死的因素有如下几点:在元代水浒故事中晁盖是早死的,这是《水浒传》作者创作的重要依据;晁盖的弱点使其不适宜当寨主,同时也导致了他的早死;宋江是《水浒传》的主角,他的优点使他更适合做寨主,晁盖活着,宋江不可能当寨主,晁盖要让位于宋江,就必须死,这是作者创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酒能激发人的情绪,情绪管理得如何,则取决于饮者的情商水平。透过《水浒传》中酒文化的描写,读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其间各个人物情商的种种表现。武松嗜酒惹是非,又因醉后打虎成英雄;鲁达两次酗酒犯寺规,宋江不胜酒力吟反诗,李逵贪杯被捉,朱贵兄弟借助酒力救李逵,真应了“酒能成事,酒亦能败事”的格言。让嗜酒者克制酒瘾,控制好饮酒后兴奋度的根本方法,还是要努力培养和提高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水浒》中的职业军人落草为寇,各有不同的路径。后期的呼延灼、徐宁、关胜、孙立等人是在宋江的极力招揽下,半推半就。前期几位武官中,杨志落草的原因和家破人亡的林冲、抱打不平的鲁智深不一样,他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划清与贼寇的界线,甭说泄漏国家机密的宋江没法和他相比,就是鲁达、武松这些公人,对国家的忠贞都不如他。  相似文献   
7.
王学泰 《领导文萃》2011,(24):36-38
宋江出场时,书中介绍说,他与父亲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还在郓城县兼着押司的职务,负责案卷,是个公职人员(当时称为“公人”)。他“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炳人之急,扶人之困”。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的、文化的视角对宋江的性格作了深层次的分析,认为他既是梁山事业的缔造者,又是梁山悲剧的制造者,忠与义矛盾对立地统一在他的思想中,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他的一切看似难以理解的言行都可以从他复杂的性格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问世以来,人们对宋江的形象争议最多,分歧也最大。有人认为宋江是仗义疏财的好汉、义薄云天的英雄,也有人认为宋江是善于用钱财笼络人心的小人,还有人认为宋江是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其实,就笔者看来,这些相互矛盾甚或截然相反的看法,都各有道理,都符合《水浒传》对宋江形象的描写,只不过这些看法各自所站的角度不同、对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宋江作了不同的评价。一切纷争皆源于宋江的矛盾性格和分裂型人格。  相似文献   
10.
翟楠 《领导文萃》2008,(11):138-140
宋江同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抛妻弃子,舍弃弟兄,最终终于完成了他一生的最高目标。其心理上的偏执,无人能比。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