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真实与真实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勤毅 《学习与探索》2008,6(1):188-192
艺术真实,不仅仅是个定义和概念,更是个开放状态的母系统.其中不同艺术种类所构成的彼此区剐、相互交叉的横向子系统与不同层次艺术真实间相互联系、彼此渗透的纵向子系统,共同组成了纵横交织、不断运动的网状结构.从横向看,艺术真实分成五大侧面,作品类型分为纪实型、叙事型、浪漫型和现代型.从纵向看,艺术真实应该是反映一种完整运动过程的艺术活动,可分生活的真实境、作家的真实情、作品的真实性、受众的真实感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最为杰出的理论贡献就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必须应用于中国实际环境的思想,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理想应用于实境的命题,不仅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实践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法论原则。这对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启示作用,值得我们重视、理解、汲取并转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3.
李敏 《管理科学文摘》2011,(23):127-127
本文首先概括了“车间式实境课堂”的内涵,然后分层次阐释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车间式实境课堂”的应用,即在知识体系传授课堂、原理展示与模拟课堂、工学结合实际操作课堂的具体实践方法,最后提示了“车间式实境课堂”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舞蹈意境及其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舞蹈活动中,意是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舞蹈情感和思想,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客观环境。舞蹈作品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舞蹈意境的创造过程也是一种移情过程。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花精系列小说创造了形神兼备、多姿多彩的花精形象.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也可以创造生于"象外",具有抒情性作品相类的意境.作者蒲松龄从花卉本身特质与花意象的传统文化品格出发,泛化出灵动多姿与蕴含丰富的小说意境;借助于精魅幻域的表意形式,创造出以虚生实,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并从小说独特的叙事特征出发,由实境的生动描绘中,以实生虚,创造出神态婉妙、韵味悠长的叙事性意境.  相似文献   
6.
千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有着自己的完善独到的美学理论。中国历代画家正是运用这些美学原理,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他们的艺术思维、美学思想最终是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指导作用。经过历代美学家、艺术家的研究和认识,将哲学的“有无”有机的融入了中国画的“虚实”理念之中,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说明哲学观念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思维的最高体现,艺术创作的表达一定要和哲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高林 《职业》2022,(16):54-56
实境耦合”模式具有真实性、可操作性、社会互动性等特点。运用“实境耦合”模式,结合学生个性需要和岗位需求,组建“政行企校”多方协作的育人平台,全过程、全覆盖渗透到高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中,确保弱势专业也能实现多学科交融和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整合运用,从而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对专业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技的进步,以及物联网的兴起,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技术正步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扩增实境在科学教育上也起到了辅助作用,而平面科普杂志可利用这一技术,从而扩增阅读平面杂志的视野,让一个静态的平面媒体能活灵活现地传播科学知识和内容。《科学月刊》作为一份经营46年的科普传播杂志,尝试利用扩增实境技术为科普内容加值,以翔实的科学内容,辅以最新网络科技,让更多的人受惠。  相似文献   
9.
彭静 《理论界》2010,(10):141-142
张恨水小说对都市民俗的描写,汇入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当中,共同为展现风土人情作出了特殊贡献,他把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民俗事象与小说故事情节的敷衍、环境氛围的营造及典型人物性格的刻划,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自然"是中国人的长远追求,浸透于其人生、思想、美学和文学艺术等等方面。"自然"也是贯穿《二十四诗品》的一种美学精神,《二十四诗品》的尚"自然"有其特色和贡献。本文主要通过简析其中的《自然》《疏野》《实境》三品,对《二十四诗品》崇尚"自然"的基本情况、特色和贡献做简要的揭示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