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1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695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345篇
人才学   26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573篇
理论方法论   595篇
综合类   8291篇
社会学   860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802篇
  2013年   699篇
  2012年   881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949篇
  2008年   1161篇
  2007年   992篇
  2006年   831篇
  2005年   758篇
  2004年   747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525篇
  2001年   437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文学的审美含义及其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识形态是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话语蕴藉属性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这样,文学作品就有了话语蕴藉属性。从各种文学作品看来,话语蕴藉属性的运用还是比较常见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话语蕴藉属性在文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可能是一句话,一个人名亦或是一个地名甚至是一个字。本文意在浅析部分文学作品的话语蕴藉属性的运用和从而体会运用这一表现手法的益处,进而在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中运用这一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3):230-234
在当下这个超载的信息化时代,广告存在于我们生存环境的每个角落,它已经具有某种"生物属性",成为我们无法规避的"物种"。由于人性对真、善、美的尊崇,而这种尊崇又需要有一定的方式来传达,公益广告正是这种被尊崇理念的最佳传动媒介。因此,公益广告作为宣扬善和真等人类公益理念的具有冲击力的视听形式,它对大众心灵的作用是打动、震颤和"润物细无声"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设计现如今已经成为优质设计的代名词,设计师们兼顾美学与用户体验,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但其实在上个世纪中期,日本甚至还没有设计的概念,他们依靠抄袭发展经济,被世界谴责。日本设计理念的出现到今天已有60年的时间,但日本设计的崛起其实比现在更早,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短短的30年时间里,日本就稳坐设计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6.
艺术衍生品是从原创艺术品中派生出来的类工艺品,源于艺术原作却又区别于原作,是具有艺术家个人艺术符号的一种实用性产品。影响艺术衍生品产生的因素有社会经济、审美经济、艺术价值与平民化的价格、波普艺术等。艺术衍生品主要包括原创艺术复制品、艺术家衍生产品、品牌艺术定制产品、影音艺术衍生品、动漫艺术衍生品等类型。艺术衍生品具有经济性、传播性、大众性、审美性等特征。艺术衍生品能促进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使艺术走向生活、走向大众,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艺术元素,满足大众对精神享受的需要。发展艺术衍生品市场,对推动艺术消费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艺术从业者应积极投身艺术衍生品创作,推动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为大众的生活增添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在高校会计这一专业上面做出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意在提高高校会计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高校会计中运用体验教学,能够很好的针对会计专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如何在高校会计中运用体验教学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描写萧红儿时跟随祖父学习《千家诗》的视角切入,探索萧红的诗歌与古典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萧红的诗歌创作带入新诗时代语境,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挖掘其诗歌的叠词美、意象美、色彩美、图式美等美学特色。从其诗歌中个人情感的弱势抒写、现实关怀的相对不足、高远境界的升华不足等方面,分析其诗歌存在的缺陷,考察其创作由诗歌转向小说、散文的内外之因,以及这一创作转向后她所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全面把握萧红创作的美学特色与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