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68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时期,当砖拱顶技术面向帝国各地推广传播之际,地域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促使河西走廊成为了较早接受先进技术的地区之一。后经东汉、曹魏至五凉时期发展,砖拱技术仿木构建筑的倾向愈发明显,手法渐趋成熟。然而,它也阻碍了新兴拱顶技术的引入与采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仍能针对戈壁绿洲特殊的自然及人文背景,进行相应的变化与调适,从而形成了独具地域建筑技术之特点。  相似文献   
2.
陈长安 《老年人》2003,(9):42-42
去年初夏,我去英国伦敦看望在那里求学的儿子,特别让我难忘的是瞻仰了马克思墓。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我特地选择这个不寻常的日子,在儿子的陪伴下,乘车来到位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园,拜谒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表达一位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对先驱者的深深敬仰之情。马克思于1849年起定居伦敦,在这里生活了34年,相当于他生命的一半时日。在伦敦,马克思在积极参与革命实践活动的同时,利用大英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文献资料,撰写了著名的《资本论》。当年,他在大英图书馆阅览室废寝忘食地读书写作,以致常坐的座位下,水泥地面上留…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4月至 1 0月 ,辽宁省考古队在阜新县关山挖掘了九座辽墓 ,出土了六方辽代后族墓志铭。考之辽史及出土墓志铭 ,可较详实确切地看到辽代后族的历史活动及对阜新的影响 ,有些方面甚至可以补证、修订辽史。  相似文献   
4.
5.
川渝地区出土的宋代火葬墓较多,且有较强的地域特征,据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可划分为北宋时期、南宋早中期、南宋晚期。随着时间的由早及晚,火葬墓数量逐渐减少,规模、形制趋于简化,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亦不断减少,使用者由富裕平民转变为贫民。火葬墓的流行与变化分别与传统丧葬风俗的影响、佛道信仰、使用者的经济状况有关。此外,川渝地区火葬与东南地区、湖广地区在形制、随葬品、使用者身份及盛行原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11):143-147
本文对汉墓中常见的买地券及镇墓文进行了初步探讨,买地券、镇墓文均具有冥界文书的性质,二者与战国时期的遣策关系十分密切,可能存在着遣策至告地策再至买地券及镇墓文的过程。买地券、镇墓文二者之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有相近处。镇墓文功能较为明确,早期买地券真实性较强,史料价值高,晚期买地券则明器性质明显,内容也渐趋一致。但是,二者的流行时间略有重合,如何认识两者关系尚需进一步讨论。文末还对买地券及镇墓文流行的历史背景进行了简单讨论,并提出了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东亚与西亚的贸易古道,也是伊斯兰信仰传入中国的一条重要通道。不论是在中国广袤的西部,还是今天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丝绸之路途径的地方依然留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早期的重要印迹。根据伊斯兰教研究者的考证,这些印迹及与之相关的传说有时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但是它们将域外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的历史记忆连接在一起,塑造了中国穆斯林的宗教认同,反映出穆斯林世界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历史片段。  相似文献   
8.
东汉时期的世俗民众没有认识到人终有一死的本质特性,反而抗拒死亡,渴求长寿永生。当年寿久长的愿望破灭时,他们又深信异象生命自然会在幽界冥府绵延不绝。不过生者却刻意疏远逝者,直接把殁亡人遣送到彼岸世界,希求幽鬼永居墓穴,接受冥府行政官僚体制和宗族观念的管制和束缚,按照世人的要求和期望去经历冥府生活。  相似文献   
9.
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是一处墓地遗址与现代化展示相结合的历史展馆。矿工墓过去被称为"方家坟""万人坑",是东北地区一处典型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证见证地。作为一处国耻教育展馆,它记录了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广大矿工进行血腥统治和残酷压榨的历史史实,从一个侧面深刻揭露了贫穷就会受欺辱,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这里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相似文献   
10.
西宁出土的明代都司佥书、骠骑将军田应龙的墓志铭,规格较高,而且田氏墓存在一墓之中2具骸骨却同时出土3个墓志铭等疑团,值得探究。本文在对墓志铭进行考释,并在对相关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田氏墓的若干谜团提出初步推测,认为在明崇祯末年西宁地区被农民军政权控制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田应龙迫于巨大的政治压力,可能临终前曾化名田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