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49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551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样的大学叫做好大学?教师素质高,学校设备新颖,还是建筑气派?从来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从主观的角度出发,好大学就是有种特殊气质,不论学校建筑本身或是学生都会感染这种气质,自然地散发出好大学的味道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族制度与封建国法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族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产物,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牢固基础之一,是整个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制度的家法族规与封建国法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彻底肃清宗法观念的遗毒,对依法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叛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许多电影片名意译、改译的现象,借助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来分析和解释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叛 逆”性,通过分析英语片名汉译中几种“叛逆”的表现和“叛逆”的误区,指出在片名翻译时要紧扣对原文文本——原 片名和影片——的分析和了解,并且要严格贯彻“目的论”法则。  相似文献   
4.
5.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接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翻译是译者在理解、解释原文基础上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对译文创造性叛逆的理解和反应的过程。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叛逆的程度与可接受性必须以如下标准为依据:符合知识的客观性,符合理解的合理性、解释的普遍有效性,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相似文献   
6.
弥尔顿诗作《失乐园》的主题是复式开放性的 ,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历史、宗教和人性的角度 ,重新审视它的主题 ,认为反思叛逆、企盼理性正是诗人在《失乐园》创作中力图体现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封建社会虽说是一种农业经济、自然经济,但商品经济却是它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催化剂和动力。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主干是个体小生产农业,它要求土地与劳动力的紧密结合,自耕农便成为这种结合的最好形式,能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以经济的手段与劳动者结合,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农业基础之上的是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和货币是中国经济结构涉及的两个特点,而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是封建国家对经济的强大的控制与干预。  相似文献   
8.
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一直以来都是争议的焦点。有些学者认为他的翻译不仅不忠实于原文 ,而且有许多误译 ,因而算不上翻译。从目的论的视角来审视庞德的翻译及其误译 ,其实有些误译是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 ,这些误译体现了庞德的诗歌理想 ,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婚姻、家庭及夫妻生活等方面,探讨了潘金莲的所谓“淫”的起因,对潘金莲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提出了潘金莲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对深入认识和正确评价潘金莲这一形象,以及“金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笔下的娜拉与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笔下的娜嘉这两个文学形象进行了分析比较。娜拉和娜嘉同是为了跟不幸的命运抗争,做出了离家出走的抉择,她们的出走表现了觉醒女性的反叛和坚强,但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娜拉的出走是绝望地逃离,而娜嘉的出走,则充分展示了知识女性的理智与自信,娜嘉比娜拉走得更远更清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