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山文化以赤峰为中心,从分布密集程度和文化特征的典型性看,从老哈河中上游到大凌河中上游,这两河流域之间应是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区。主要文化遗存:有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等。因为这些文化都属于筒形罐谱系的文化,有以血亲为主体的发展关系,所以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之为红山诸文化。  相似文献   
2.
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吐火罗人的族属 ,分析了公元前 2 0 0 0年至公元前 150 0年间新疆分布的几种青铜时代文化 ,认为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楼兰地区的小河—古墓沟文化为吐火罗文化 ,塔里木盆地中部的新塔拉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则是吐火罗文化与羌文化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偏离数值检验α的取值问题切入 ,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小流域水文站显著性水平α值的选用做一讨论 ,以便在实际工作中 ,使小流域水文站显著性水平α值的选用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黄海波  井中伟 《西域研究》2023,(2):101-112+171
小河文化是新疆地区早期青铜文化之一,其来源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小河文化有关的材料后认为,小河文化来源于草原地带,文化形成过程较为漫长,小河文化的先民作为欧亚草原迁徙人群的一支,在东进的过程中吸收了辛塔什塔文化、彼得罗夫卡文化的因素,到了阿尔泰山西侧,一部分奥库涅夫文化晚期因素融入进来并沿着阿尔泰山南麓进入孔雀河流域,形成了具有多种文化因素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5.
小河与沙漠     
邹丽珊 《快乐青春》2010,(12):45-46
二条小河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许多森林和村庄,来到了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障碍,也可以越过沙漠吧!”  相似文献   
6.
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因各自的文化性质和内涵不同而使它们的墓葬各有特点,风格迥异。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不同地域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新石器文化,由于来源和发展关系不同,在相同或不同时期,它们之间所反映的某些共性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个性则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与《石棚山M52原始图画文字的破译》为姊妹篇.前文已释读了石栅山M52直腹罐上的7个字“织,豆,田.窑,窑,豆,窑”.从而破译为一篇原始祭文;又释读了M20彩陶钵上的1个字“亚”.这8个原始陶文的年代,早于夏代约两个世纪,早于殷商武丁时期的甲骨文约有千年.本文专门讨论其造字的象形之法,归纳为“双边对称省形法”、“独有特征标志法”、“结构原理示意法”。这三种方法均被后来的金文、甲骨文所继承发展.这些事实说明,赤峰原始陶文是汉字的源头.在考论过程中,又释读了商代铜器“子”觚上的字为“窑”,是的异体字,因此甲骨文的字也应读作“窑”.并且认为,石栅山M52“豆”字下部的△形符号(小河沿文化豆座上△形镂孔的如实再现)所包含的观念是对高高在上的鬼神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一张毛泽东坐躺椅的照片被西柏坡纪念馆作为毛泽东在西柏坡时的标志性照片而广泛使用。就连国家级的博物馆和部分重要的党史刊物,也持相同的看法。所以在一些重要的大型展览和出版物中,这张照片无一例外地标注为“毛泽东在西柏坡”。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从这张照片的五个特征着手考证,得出的结论是: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陕北小河村,而不是在西柏坡。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对待大中城市中的历史遗存街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问题.在保留这类物质形态原有风貌的方式中,如何处理开发与保护之间、形态与功能之间的矛盾是其中的关键课题.为避免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脱节、宏观整体与微观局部的冲突,需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保护实施保障方法,来营造一个优美、和谐、高效的城市空间.本文以杭州市...  相似文献   
10.
网络公共领域既非“乌托邦”亦非“敌托邦”,而是互联网系统的子系统。“微博上的小河案”表明,网络公共领域基于独特的技术设置,自主生产了案件的重大意义,使之独立于主流媒体广泛传播。然而,网络公共领域与法律系统的观察范式截然不同;塑造网络法律舆论的不是法律因素,而是大众传媒和意识形态因素,归根结底是互联网系统的结构。就法治发展而言,网络法律舆论有益于保障法律系统的封闭运作,但也容易消解法律逻辑和化约法律问题,甚至加剧法律共同体的内部分裂,迫使司法子系统寻求权力的庇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