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968篇
社会学   81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人用秦油二号作高产栽培,以亩产275.8公斤创立地区亩产纪录,并领省农业丰收小面积高产奖。高产田面积2.16亩,为“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中稻田。在 9月10日播种,10月15—17日移栽,规格6.5×10.4寸,每穴单株,亩植基本苗8876苗,3月10日初花,4月13日终花,5月18日收割,主茎叶令40片。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新闻写作形式从产生、发展、形成与延续至今已有百多年 ,在全球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 ,传统的新闻模式已适应不了信息大流量对表现形式的需要 ,它必须与时俱进 ,进行创新。文章系统地论述了时代变迁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客观要求 ,构画了新闻形式创新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3.
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合并规则的评价方法,对2001年从日本、韩国以及国内相关果树研究所引进到湖南栽培的16个砂梨新品种的生长性状、丰产性能、果实品质特征和抗病性等4个方面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翠冠、早生喜水、早生黄金、圆黄、晚大新高、爱宕、天皇表现最佳,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小麦弱苗因素很多,可据其生长发育情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一)缺氮弱苗。根据小麦叶、蘖同伸关系,第四叶与第一分蘖应同时出现。若第四叶很长,而第一分蘖长度只有第四叶的一半时,即为不同伸。用同样方法,可依次观察第五、第六叶与第二、三分蘖长势情况。若叶、蘖不  相似文献   
5.
在殷墟晚期祭祖卜辞中,"口"(祊)字习作商王施祭的处所名.一套完整的祊祭卜辞在占卜程序上大致包括两个层面的占卜主题第一主题首先是选用祭牲品种(牢、牢又一牛、羊等)及数量,第二个主题是选择祭牲的毛色.枋祭卜辞的占卜日绝大多数是在先王日名的前一天.本文对枋祭卜辞的辞式和选牲占卜的性质进行了总结,并将6组枋祭甲骨进行了缀合.  相似文献   
6.
7.
芝麻双茎栽培是一项增产新技术。它是利用芝麻顶端生长优势,在幼苗期间摘去顶尖,使单株基部腋芽萌发长成双茎。双茎植株具有根系发达,叶片数增加,果轴增长,蒴果数增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去年我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新章 《小康生活》2005,(6):21-21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从美国引进的无蔓西瓜新品种,经全国130多个种植区点的实种证明;该品种适应性特广,抗病力特强,尤抗重茬病,适宜全国各西瓜生长的地方种植。蔓极短,颇早熟,黑花皮,红沙瓤,籽粒少又小,含糖高达17%左右,单瓜重2.8-6千克,亩产鲜瓜8000千克左右。以早熟、耐运、质优深受市场欢迎。最大特点:不用摘心整枝,不用压蔓掐尖,省时省事省力,为入世后西瓜种植无法替代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8亩地种一季小麦、一季黄豆,扣除买化肥、农药的费用和一家人的口粮,一年现金收入4100多元人民币,农闲外出帮人打工赚回3000多元,为3个孩子教育支出6000元,电费和其他生活开支1000元。这是安徽省濉溪县一名普通农民王传永2004年的“收支清单”,让人看了心里发沉。  相似文献   
10.
杨爱华的丈夫家是西河镇的,西河煎饼小有名气。99年10月,她与丈夫商量要回西河经销煎饼。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杨爱华,一下子回到农村,可能不习惯,但她暗下决心:别人能吃的苦,我也能吃!托人焊了一间仅有一平方米的小铁皮房。杨爱华就找东邻西舍有摊煎饼基础的家庭妇女签订供煎饼合同。当时,正当冬季,小小的铁皮房风也挡不住,寒也避不过,冻得浑身发凉。但生意并不好。为了能吸引顾客,对来店里的客人,每次都让他们免费品尝;对消费者意见和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