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5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868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174篇
人才学   152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927篇
理论方法论   318篇
综合类   4741篇
社会学   856篇
统计学   6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648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658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754篇
  2007年   573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庸武侠小说研究成为时下的热门课题,在其十五部作品中,从陈家洛、郭靖到萧峰,再到令狐冲、杨过,最后通过韦小宝,展示了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的形象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侠之正”到“侠之变”再到最后的“侠之反”。  相似文献   
2.
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以中央媒体对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国家教师"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国家教师"媒介形象进行分析。外在形象包括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外表、场景以及任教的学校类别、区域、学科专业等方面,内在形象包括职业精神、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研究发现,大众媒体对"国家教师"形象的刻画和宣传符合社会公众认知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起到了传递教师精神、端正教师形象、唤起社会尊重教师的功效,但也存在城乡教师形象传播刻板化以及教师普通人形象展现不充分等问题,可在后续的传播中对"国家教师"形象的价值倾向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3.
4.
5.
高慧 《北京纪事》2015,(2):82-83
很多人第一次吃荞麦做的食品都是“舶来品”--要么是日式荞麦面,要么是韩式凉面。甚至很多人认为荞麦食品是属于日本的“专利”。其实,在中国食用荞麦已有600?700年的历史,古代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荞面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人们对荞面的赞美。荞麦在中国,尤其是在北方,可以制作成各种食品。荞麦面适口性好,做法有很多种,如炸酱面、热汤面、炒面、刀削面、剔尖、拨鱼儿,还可以包馅、蒸馒头、烙饼等。荞麦面看起来色泽不佳,但用它做成扒糕或面条,佐以麻酱或羊肉汤,别具一番风味。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荞麦的营养价值,各种荞麦食品也逐渐走进越来越多的人家。荞麦也摆脱了由面食主导的形象,荞麦米也开始被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6.
在延吉城市旅游形象的诸要素中,民俗要素最为重要,因此,在对延吉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时,无论是从延吉城市形象的硬件上(如交通、餐饮),还是在城市旅游形象的软件上(如市民素质、民俗民风等方面),都要突出民俗特色,同时要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郁达夫留学日本近十载,十年的留学生活使他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了深刻的了解.本文试图中从其<沉沦>三部曲中窥视郁达夫笔下的日本是怎样在文本中发生了"变态"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8.
9.
午暖还寒的初春,怎么打造完美的OL形象?外室大衣、内室针织衫和衬衫的超足人气使得它们一样都不能少?当衣饰与女人和谐相依。生活就有了美丽的源泉。只要销微秘点点巧思搭配,定能在这个初春展露时尚又端庄的OL形象!  相似文献   
10.
张承志在开始小说创作之初就确立了“为人民”的原则,他的小说世界中有着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蒙古草原文化、天山文化枢纽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由此确立了个人创作上的风格。但在1983年之前,他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基本的主题,即在描写个人角色的转变中重塑一种价值和经验形式,这多少也折射出了作家本人曾经经历过的人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