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0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76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53篇
理论方法论   106篇
综合类   1498篇
社会学   159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中有些规律的给出只是在一些铺垫的基础上提出"可以证明""实验表明""理论计算表明"等。对于这些"可以证明"的内容,教师必须知其所以然。本文从选修3-1、3-2中选择了四处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2.
3.
4.
用联想神经网络设计的信道均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联想神经网络在数字通信信道均衡器实现中的应用,讨论了其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并进行了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Hopfield联想神经网络实现的信道均衡器具有比传统线性横向均衡器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自然美是人化自然的结果,山水诗画艺术是主体自然美感经验的物化形态。从六朝到宋代的山水诗画艺术,大致经历了从写形、传神、达意的转变过程,同时又折射出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水墨语言极为丰富 ,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外化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语言反映在传统的水墨山水画中 ,则深化为“言”“象”“意”的高度统一。“言”为山水画的笔墨形式 ;“象”是通过笔墨所再现的物象 ;“意”则是山水画表现的意境。三者层层递进又融贯相通。对于三者关系的把握 ,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和世旭同志     
朱浔 《老友》2008,(2):24-24
丁亥孟秋二十八日,著名作家、省文联主席陈世旭至宜春,感宜春山水田园之美,人文故迹之盛,欣然赋诗,并留墨宝。佳句遒书,相得益彰。应世旭主席之嘱勉和,是为记。赣西嵌明珠,慈禧曰宜春。  相似文献   
8.
依据邻、间、对氯硝基苯三组分的比值光谱特征,以间氟硝基苯为参比组分,选择219nm、232nm和244nm、297nm作为邻氯硝基苯和对氯硝基苯的测定波长;以对氯硝基苯为参比组分.选择253nm、325nm作为间氟硝基苯的测定波长.测定邻、间、对氯硝基苯混合样品中三组分含量,结果显示。邻氯硝基苯在(3.73~74.34)mg/L,间氯硝基苯在(1.58~105.1)mg/L,对氯硝基苯在(0.36-107.1)mg/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均在95.0%~110.0%之间.本法具有测定波长少、计算简单、光谱“分离”能力强。易于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将双语词典翻译混同于普通翻译,很少对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殊性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我们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从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主体间性关系切入,阐述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不同于其他文本翻译的特质。此研究认为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主体间性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语言集团之间以及英语权威和英语初学者之间的两重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特殊性,即(1)目的语言高度概括、抽象,具有明显的中性化特征;(2)词目翻译排斥使用省译法,等值词和解释性短语并用,大量使用括注;(3)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的翻译本质上是一种编译。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增长指标竞争导致对公用基础设施过度的投资需求。建筑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和劳动力的竞争使得投资方有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过度投资可能引发市县政府的财政危机,同时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并提供了产生腐败的空间与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