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哲 《金色年华》2014,(12):40-41
贾跃亭1973年出生.山西人。山西是个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地方。乐视刚刚崭露头角时,贾跃亭也被外界冠以“煤老板”、“富二代”的标签。贾跃亭曾多次否认,称自己只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家庭,从事互联网行业,则是圆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山西老年》2009,(3):38-39
刘江山西和顺县人,1918年7月出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胜利报》《晋察冀日报》《华北日报》《新华日报》记者、编辑、通采科长、编辑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太原日报》总编辑、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兼总编辑、山西省广播  相似文献   
3.
麻雯 《北京纪事》2010,(11):32-36
何晓彬匆匆行来,依然保持着不错的身材,依然残留着些许家乡口音,依然清爽干练犹如阳光男孩。坐定后,他很快进入状态,思维极敏锐,对语言的把控也是难得的精准。他,山西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杂技团总导演,参与编导的多部杂技作品曾在国际顶级赛场上折桂。网络上,有人概括性地称他为"极富才华的青年编导",也曾有人说他是"行走在舞蹈和杂技之间的人"。  相似文献   
4.
清顺治年间,有位姓王的山西人来到北京,初来时他曾在宣武门外摆摊,出售火镰,不久又改营刀子和剪子。因他脸上有麻子,他的店铺遂被人们称做“王麻子刀剪铺”。  相似文献   
5.
三晋 《山西老年》2014,(9):52-52
奔腾的黄河似琼浆从天而下,孕育了古老的三晋文明。高耸的群山如屏障拔地而起,怀抱着广袤的山西大地。大自然情有独钟的造化,使山西成为中国煤炭的基地。煤俨然成了山西的标志之一。山西人对煤有独特的认知,形成了晋方言中丰富多彩的煤炭文化词汇,足见煤在山西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对煤炭的众多称呼中,有的是以煤的外在形态取名的,如"炭圪瘩""煤坷垃""炭圪拉子"等;有的是按气味来称呼,如"香炭""香煤""臭炭""臭煤"等;还有的是根据煤炭的性质进行命名,如"粘炭""软煤"等。山西人对于煤炭分类之精细、称呼之多样,在全国其他方言中也属罕见。  相似文献   
6.
常琳 《源流》2011,(3):60-61
作者:赵俪生高昭一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9月内容简介本书是赵俪生《篱槿堂自叙》、高昭一《回首忆当年》两书的合辑。《篱槿堂自叙》曾公开出版过,好评如潮,这次新版,增补了三分之一多的内容,读者可以看到一  相似文献   
7.
候某,男,16岁,山西人,受教育程度是小学,在外流浪一年多了。他两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犯罪进了监狱。其父在服刑期间认识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比他父亲提早释放,便将候的母亲骗走,现在他的母亲嫁给了那个男人,生有一女孩。法院判决候某由其母亲抚养,但养父待他不好,经常打骂他,亲生母亲待他也不好,身上很多处伤都是他们打的。姑姑、舅舅和奶奶在家,姑姑也曾接他去她家里住,但是骗了他的钱。候某怀疑姑姑、  相似文献   
8.
正1953年,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到武侯祠游览。毛泽东看到祠堂碑文的撰写者是唐朝名相裴度,顿时心生感慨,回头找到参加会议的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问他:"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个县出宰相最多?"陶鲁笳正在沉思,毛泽东又问:"你在山西当‘父母官’,可知道裴度是谁?"没等陶鲁笳回答,毛泽东微笑着告诉他:"中国出宰相最多的就是你治下的闻喜县。裴度是唐朝的宰相,也是闻喜人。"  相似文献   
9.
毡子房、东煤厂、三座桥三条胡同的交叉路口,有个小油盐店,掌柜的姓刘,是个山西人,不管大小,也算是个晋商了.在北京,晋商一度与鲁商平分秋色,并在他们的传统经营领域,如钱庄、油盐店、干果铺、颜料店、油坊、当铺等占据统治地位.晋商的兴旺发达除了晋人会精打细算外,也曾借助当时的政治形势.在清代的"太平天国"时期,江南一带战乱不断,清军与太平军在这里你杀我砍,导致当地经济一片萧条,习惯于在北方做生意的苏、浙、皖商人皆因战乱和南北交通阻塞而放弃了北方的市场,尤其是北京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1949年8月份,临汾专员公署召开大会,动员干部南下四川。贺龙、李井泉在会上作了动员报告。贺龙在会上讲的一段话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你们山西人有个特点,就是打死不离"老窝"。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