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刊要览     
《决策》2010,(2):11-11
褪色的创业精神 中国引人注目的复兴始于三十年前深圳被定为“经济特区”。在这个南面紧邻香港的城市,工商业者可以自由地重新从事公开的商业经营,通过满足顾客而非国家来赢利。其结果就是随着一场创业热情的进发,一个渔村变成了一座九百万人的城市。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上海是中国慈善事业最发达的城市,涌现出众多慈善家和慈善组织,其中工商业者是慈善主要力量和慈善事业的推动者.众多工商业者个人经历和所受到的家庭熏陶和社会环境影响不同,其行善动因也不一样.有的出于国家和民族大义而行善,有的出于社会责任而行善,有的受宗教影响而相信善恶报应而行善,有的出于扬名留世而行善,还有的出于经济目的而行善.总之,工商业者慈善动因是复杂的,每个慈善者会受到一种或多种因素支配而从事慈善.在行善的这个目标下,不同目的人走到一起,共创慈善组织,共同推动民国慈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周恩来同志亲自倡建的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至今已历时半个多世纪,全国各级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各类中国近现代史"三亲"史料达80多亿字,编辑出版史料选辑、专集近50亿字,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历史当事人讲述或撰写的翔实、生动、鲜活的第一手史料。史料是研究历史最基础的资料。没有史料,研究历史就无从下手。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将史料归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文字记载史料,其中包括现存实迹及口碑、实迹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共党史、共和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学科互相影响的趋势日益增强,社会史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党史的一个重要视角与领域。在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过去之后,对工商业者的研究,难以寻觅,只能在通史性的著作、回忆录、统战资料等方面见到一些叙述,以致我们对于这十年内工商业者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人们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完整认识。因此,党史研究者在研究中共党史的同时,不可不关注社会史研究,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的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铎是明代中叶散由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家,他开拓了明散曲的另一个新视野:关注市井人物及市井风俗.在他的<滑稽余韵>和<秋碧轩稿>两部散曲集中,第一次将手工业者、工商业者、市民阶层等众多底层人物展现于世人面前,可谓是一幅明代中叶的"清明上河图".试将其分为行业系列、职业系列和绘世系列分别加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6.
一在近代中国,新闻媒体一经出现便成为新宠,从南到北,自西至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近些年来,中国内地影印出版了一系列晚清民国时期的报纸和期刊,再现了昔日新闻媒体的繁华。《中国早期白话报汇编》[1]、《中国近现代女性期刊汇编》[2]、《清末官报汇编》[3]、《晚清珍稀期刊汇编》[4]、《晚清珍稀期刊续编》[5]、《民国珍稀短刊断刊》[6]、《民国画报汇编》[7]、《民国新闻期刊汇编》[8]等,以及"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当代学者透过新闻媒体研究中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逐渐形成热潮,且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例如,南开大学的侯杰教授对《大公报》《醒俗画报》《世界日报》等新闻媒体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的叶汉明教授对点石斋画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崇本抑末”是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派的经济思想.王船山作为一个地主阶级思想家,其思想难免不会受到这一传统的、占统治地位思想阿影响.因此,我们要研究王船山的崇本抑末思想.首先必须弄清“崇本抑末”这一传统思想的来源.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再分析王氏的崇本抑末思想与它的异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崇本抑末思想是伴随着井田制经济的崩溃,封建地主制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马克思说过:“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决定性的生产部门.”①中国自井田制瓦解后.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耕织相结合的小农经济,  相似文献   
8.
1953年到195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有代价地把民族资产阶级占有的生产资料成功地收归国有。在这一过程中,私营工商业者被动接受改造、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实施正确的改造政策和策略,加之新政权逐步稳固、国营经济基本建立;二是建国后,私营工商业者在经济上逐渐失去对所属企业的种种权力,政治、社会地位低下。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私营工商业者的生存态势,也决定了私营工商业者最终只能无奈接受改造、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江南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企业家群体也是具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社会改革者。他们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进行农村社会改良和乡村建设。这个群体的数量远多于中国乡村建设派,而前者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时间也远早于后者,各项事业的成就更远大于后者。他们事实上是中国乡村建设的另一支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在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与民间工商业者亦即官与商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工商业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官与商合作的失败,其结果不仅导致民营资本的巨大损失,也造成国家经济发展遭受顿挫。晚清时期中国的第一次官与商合作致力经济发展的失败历史,即是一次极为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