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40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后至50年代中期,许多民主作家怀着建设新中国的理想,转变自身思想立场从事文学写作,并一度取得了新政权的信任。然而“文革”的到来彻底打碎了他们的文学梦,迫使他们做出不同的人生精神选择。巴金、冰心、老舍是这个时代特殊的精神形态典型。他们没有放弃人类精神向度,即在精神的失落与失重后寻求精神攀升。揭示这类作家的心路历程,是为了引起人们对当代作家精神状况与命运遭际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巴金、张天翼左联有场著名的争论。本是由朱光潜《眼泪文学》一文挑起的,涉及美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不动情和移情的矛盾。由于巴金的反驳偏离主题,而过去学界多把注意力放在朱、巴之争,忽略了和巴金一起的张天翼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十个拷问"。我们由悬想朱光潜可能对张天翼美学问题的回答作分析,进一步揭示"不动情"和"移情"矛盾乃立于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和矛盾上。恰恰是对这种差异和矛盾认识的不自觉导致了朱光潜(甚至包括王国维)提出的解决方案仍然不彻底。倘若对中西思维上的对立有清醒的认识,或许可以将朱光潜和王国维不自觉提出的"超物之境"和"无我之境"提升到自我意识的层面。这样,对体现中国传统的"以物观物"的虚静内敛的思维特征认识会更清晰些。  相似文献   
3.
张伦 《中国学术》2001,3(1):316-318
对于没有受过社会和人文科学训练的人来讲,“父亲”可以属于那种最不言自明的称谓。对中国人来讲,也再没有什么比父亲的形象最能概括传递母文化的许多信息了。至于从五四以来与国人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如影相伴的对传统父亲权威和形象的憎恶与批判,也是过去这世纪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巴金的家不就是围绕对父亲的批判而展开的吗?然而,对父亲作为一种人类生活的最普通也最深刻的现象之一,我们又有多少系统的研究和认识?而缺少对自身生活的审视,也许是国人还没有真正迈人现代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论巴金散文对中国散文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金在其漫长的散文创作生涯中 ,自觉地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中国散文的优秀传统。这突出表现在巴金在其散文创造中 ,自觉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散文优秀传统中的尊情尚理、情理交融 ,继承和发展了从庄子到鲁迅的浪漫寓言象征散文艺术 ,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诗文创作的注重诗意意象创造 ,以及继承和发展了“春秋笔法”和“鲁迅笔法”。巴金散文创作的民族特色和巨大成就 ,为继承和弘扬文学的民族传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巴金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出生地"与"作品"简单对接的思维模式潜藏其中.完整考察"出生地--地域--地域文化--作家--作品"的过程,可以发现巴金文学创作的巴蜀文化特征没有充分的根据.而且,巴金文学创作"内返性"、"超越性"、"时间性"的特征对"地域性"构成消解,表现出"反地域文化"的特征."反地域文化"特征成就了一种独特形态的文学,也成就了巴金.巴金文学创作的这种现象,值得现代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6.
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觉慧形象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金的小说创作中,觉慧一直被人们看做是幼稚而又大胆的叛徒。其实,作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他的性格并非清一色的单纯,而是复杂的多元组合。在他身上,既有反封建的思想锋芒,又有面对封建家长的软弱与妥协;他既敢于超越世俗门第的偏见,但又无法摆脱传统观念和意识的束缚;他虽毅然地离家出走做了封建家庭的叛徒,但在实际生活中又与自己的家族藕断丝连。觉慧性格的复杂内蕴的形成,既是特定时代、社会、家庭所致,又是个人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7.
儒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由于它的隐蔽性很强,尽管"五四"先驱者就已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但是对儒教的宗教实质认识,中国现代作家大多是在经历了"文革"的教训后才若有所悟,这一点在巴金的晚年写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解放前,巴金无情地批判觉新的性格缺陷和精神弱点,解放后,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也成为了无神论时代典型的"宗教人"之一。解读《随想录》,可以发现,无论是觉新还是巴金,他们的精神世界都与儒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不过前者在明处,后者在暗处,不容易被发现而已。  相似文献   
8.
巴金传记写作不仅数量多、持续时间长,而且有不少创作者对其进行了重写,通过对他们初写和重写的巴金传记的比较,不仅可以看到文学界对巴金的认识不断深入,而且可以感受到20年来传记写作观念、写作理论、写作水平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巴金与靳以在抗战爆发以后,都曾写下大量悼念亡友的回忆性散文。巴金的作品,强调了亡友对自身的切实帮助,充满浓重的感伤格调,以及强烈的忏悔意识,在自我透视中,不乏对人类终极命运等问题的思考。这些作品与巴金对于无政府主义信仰的改变,具有直接的关联。靳以则别有幽怀,即在悼念友人的过程中,充分宣扬了个人的文学观念,传递出符合时代主潮的最强音。怀人散文的鲜明反差,折射出二人创作的不同取向。对巴金、靳以的这些作品予以辨析,可以匡正以往的一些不确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巴老眼里,祖国就是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不管它是自由的也罢是不自由的也罢,是贫穷的也罢是富裕的也罢,都是他的祖国,正像星星无法选择月亮,孩子无法选择他的亲娘。巴金的爱国情怀,始终是和他的故乡情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