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赏中国画,我们常常会被其特有的空白之美所震撼,它美得纯净,美得富于内涵;在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时候,我们常常也会产生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悟;品味文学作品,我们更会产生一种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的言已  相似文献   
2.
王健 《职业》2015,(3):131-132
本文从教学工作会议楷书上下结构汉字的组合方法一课,总结平日书法结构教学的某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红山文化中玉器的创造受到了自然环境、主体观念和细石器制作技术的激发和影响.其镂空器形等体现了虚实相生的原则,其动物造型体现了"寓多元为一体"的原则,许多器形还体现了尚圆意识.而在纹饰上,具象与抽象的结合则是其重要特点.玉器的风格以自然奔放为主,又有一些体现和玉料相协调的优美柔和特点的玉器.红山玉器中的玉琮、玉龙等及其"整体布局、局部布白"的设计,对后世的玉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良渚玉琮和商代的饕餮纹中,都有红山玉器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维纳斯塑像之所以成为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是与其断臂的缺陷空白分不开的;《深山藏古寺》之所以成为千古美谈,就在于它充分体现了命题者“藏”的空白艺术;中国画中常有“几个蝌蚪,便画出十里蛙声;一片远帆,便引出万斛离愁”的意境,书法等艺术中讲究留有余地,以求整体作品错落有致、均衡和谐,即所谓布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应借鉴布白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欣赏线条质量,从中可以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造型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艺术当中,合理运用空白,可以使艺术的意境更加深邃辽远。“空白”在形似中求神似,由有限中出无限,使空间更具意义。本文就中国园林的布局手法受到的中国画布白构图思想的影响,论述了中国园林布局中空白的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7.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对解决高校外国文学课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有着积极可行的意义.默会知识在外国文学课堂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因此,教材选取应"淡史重文""详近略远";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手段,借用"布白"艺术留有默会空间;侧重对学生默会知识的考核.  相似文献   
8.
书法艺术欣赏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对具体的书法作品的领略和赏玩,通过对书法作品的反复观察、体悟、琢磨、想象,从而领悟出艺术美的真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发现美、感知美,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从笔画线条的艺术性和具体的合理性入手,对字的章法、笔法、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去体悟、去领略,由浅入深,由形而意,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才能提高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9.
作为天师道徒的王羲之,在其作品中直接明用或者间接暗用《道德经》的言论很多,《道德经》的一些哲学思想已经融化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但没有引起学人的重视。学界对他的书法艺术研究已经很充分,但是系统研究他的书法哲学思想的论著则很少,尤其是对他的书法与《道德经》辩证法思想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论著则更少。通过分析大量的王羲之书法文献,并结合其书法创作,从用笔、布白、心法三个独特视角,可以层层深入地阐释《道德经》辩证法思想在王羲之书法中的运用,揭示包括《道德经》在内的道家哲学对中国艺术哲学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书法是一种黑白艺术,其空间布白与点画结构等着墨处的安排同等重要。书法欣赏从布白入眼,是一种更高级的审美方式。书法布白要正确处理黑与白、实与虚、动与静、局部与整体以及点线、块面的墨色变化、布白空间的分割对比等诸多因素。黑白艺术具有和谐、空灵、时间和空间、节奏和旋律等多种审美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