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龙芽欲称刺嫩芽,是野生有刺灌木或小乔木,属于五加科槐木种,生于林缘或林中,我国东北三省、西南云、贵、川、陕等地,国外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朝鲜和日本等都有分布。它是落叶树,耐寒性级强,冬季落叶休眠,从枝条上萌发嫩芽和叶片。枝条顶端萌发的嫩芽,营养丰富,风味清新,是绿色食品、野菜珍品。国内外市场走俏。近年,市场需求量增加。但刺龙芽的野生资源有限,不可能满足需求。目前,野生蔬菜进行人工栽培,特别是利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  相似文献   
2.
以荷花蔷薇为父本与无刺野蔷薇杂交,结果表明,两蔷薇的杂交亲和性差,杂交后代园艺性状分离广泛.从杂交后代和荷花蔷薇自然实生后代中共选育5个优良株系:3株无刺,1个花高度瓣化,1株花型新颖奇特且花期晚14 d.选出的优良株系生长健壮、花色花型优美,可作园林美化植株.  相似文献   
3.
吴志 《老年人》2012,(4):52
阿莫西林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杀菌作用强而迅速,且不易受大部分食物影响,吸收完全。在医院门诊抗生素的使用中,占到一半以上。其制剂有胶囊、片剂、颗粒剂、分散片等等。不论是哪一种剂型阿莫西林,对储存环境的要求都很高,  相似文献   
4.
【正】男人爱一个女人往往从怜爱开始,而女人爱上男人,则大多源于崇拜。张维桢爱上相貌平平的罗家伦,就是出于对青年才子的崇拜。罗家伦是五四运动的弄潮儿,声名赫赫的学生领袖。他亲笔起草的著名的《北京学界全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具有复杂的双重的性格,他的这种特殊的性格,完全是由他周围的环境所造成的。他的这种由善到恶、由恶向善的转变,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巨大作用,也使希斯克利夫这个人物具有了丰富性。  相似文献   
6.
尹湛纳希或通过自己的创作,或通过其作品中的人物之口,多处表达对于诗歌的理解、感悟和创作主张、审美趋向,可以统而称之为"尹湛纳希诗论"。本文从诗歌的情感、意境、"滋味"、灵感、内涵等五个方面,对尹湛纳希诗论进行解读,分析和阐述其民族特性与对中国古代诗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诗歌的刺点往往出现于文本风格断裂之处,给人带来强烈冲击,具有独特意味或深度批判,要求读者积极参与思考。刺点在诗歌中的两种呈现及其意义分别为:突兀构成刺点,引发思索;对立构成刺点,悲怆油然而生。泛艺术化语境、文本中的裂缝和现代诗人繁复的生命体验等共同为刺点提供了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比兴"是我国古代诗学批评中一个重要而多歧的范畴。汉代经学家论"比兴"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在郑玄那里,譬喻而兼美刺乃是"比兴"的意义所在。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一方面受毛、郑的影响,肯定了"兴"负载的"刺过讥失"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更从情理之异、隐显之别来区分"比"、"兴",从而凸显了"比"、"兴"本身的美学意味。这两种观念的夹杂和歧出,实际反映出毛、郑诗说的深广影响与南朝文学摆脱政教约束而独立的倾向之间的冲突。由此,中国文学思想史上,强调教化功能的"比兴"说与强调美感意义和艺术效果的"比兴说"乃呈现出双水分流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简要梳理了20世纪国内外尹湛纳希研究概况,从传记研究、作品研究、社会思想研究、文艺思想研究等四个方面总结尹湛纳希研究成果,认为20世纪以来尹湛纳希研究已形成规模,呼吁建立"尹湛纳希学"。  相似文献   
10.
罗维明 《江淮论坛》2002,(5):116-119
<野有死麕>之诗旨,主要有"拒暴"和"恋情"二说.前者偏执一端,无视"有女怀春"及男女相会相恋的和谐气氛,曲解诗意,但对末章的理解仍然含有真理的颗粒.后者不为旧说所囿,新人耳目,几被学术界公认,但在细节上亦不无缺罅.该说对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摩擦没作出合理阐释,给人美中不足之感.笔者本着不诬古人的宗旨,遵循儒学"温柔敦厚"之诗教,取两家之长,舍两家之短,力求解开诗中之谜团.本文认为诗中描写的男女青年确实业已相爱,但女方毕竟拒绝了男方的非礼行为,说是"拒暴"言过其实,说是拒"乱"则合乎情理.如此解诗,古今两种冰炭不容的观点则融合为一,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