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饰的作用在《帕梅拉》里不容小觑。帕梅拉和B先生先后策略性地进行服饰展示,使得博弈之势明朗。三个衣服包裹的对峙将博弈推向高潮。围绕着服饰实质上进行着美德之爱和情欲之爱的交锋。  相似文献   
2.
塞缪尔·理查逊通过《帕梅拉》将新兴中产阶级进取向上的自我形象投射到帕梅拉身上,解构了血统、出身与"绅士"精神的所谓天然联系,用理性、自制等话语对传统"绅士"观念进行了改写。帕梅拉所隐喻的是理查逊等中产阶级道德改良者倡导的新绅士形象,及中产阶级通过道德改革实现社会权力结构重组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界对塞缪尔·理查逊的研究主要从书信体小说结构模式、情节安排、艺术特点、人物心理分析、女性主义、道德坚守等角度来进行。对理查逊小说的分析和解读主要集中在《帕梅拉》和《克拉丽莎》两部小说上,对其第三部小说《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传》的研究甚少。我们需要加强学术史的研究,运用更多的批评方法和审美理论进行对理查逊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有关《帕梅拉》的矛盾解读是多重张力汇合的结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能认同到两种帕梅拉形象,一种为理查逊在小说中建构起来的作为道德楷模的帕梅拉形象,另一种则为帕梅拉在信件中建构起来的有着微妙心理的自我形象。这两种帕梅拉形象间的张力导致了《帕梅拉》的矛盾解读。  相似文献   
5.
帕梅拉》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在世界文坛上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也就是"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来阐释帕梅拉和B先生各自的内心矛盾纠葛及其各自自我追寻的历程,深入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塞缪尔·理查逊的《帕梅拉》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道德训诫小说。作者在书中刻意宣扬了女主人公——一位女仆对上流社会的谦卑恭顺,恪守礼法。但由于作者和文中叙述者身份的巨大差异,在实际阅读中,我们发现女主人公面对强权阶层所表现出的并非是彻底服从。尽管作者赋予了本书教化功能,但叙述者与其主人的巧妙周旋和最终征服其主人的结局消解了原本的训诫意义。在这部书信体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声音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其主人却丧失了主动的话语权。她在叙述上的权威声音给了她反抗强权阶层的机会。本文将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女性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文本,揭示女主人公谦卑背后强烈的反抗意识。  相似文献   
7.
作为《帕梅拉》中重要的叙事元素,服饰是帕梅拉定义和言说自我的重要方式,并从某种程度上建构了她的身份和人格;服饰也是B先生控制帕梅拉身体和思想的特殊手段,是男性权力的试验场。从服饰角度分析帕梅拉的身份焦虑以及她与B先生一波三折的情感历程,从而揭示父权制社会中服饰政治对女性身体的规训和压迫。  相似文献   
8.
《沙米拉》按照《帕梅拉》故事的发展,对主要情节进行了戏仿,调侃并揭露了理查森创作的疏漏和不真实。《沙米拉》的失败之处从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主题三个方面分析可见:在情节设计上不够严谨、故事发展略显松弛;在人物塑造上刻画单一、缺少多样性;而在主题上,不仅没能反对和嘲讽理查森的美德观,反而在无意中表达了与前者相似,甚至一致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以福柯关于凝视权力机制的论述为出发点,解读小说《帕梅拉》中的凝视现象,认为B先生和帕梅拉之间存在看与被看的关系,帕梅拉始终处于B先生的凝视之下。帕梅拉的身体是B先生的欲望对象,帕梅拉被物化;通过窃读帕梅拉的书信,B先生在身体与信件之间建立起隐喻关系,信件成为帕梅拉身体的象征;随后帕梅拉又在林肯郡庄园遭到监禁;婚后的帕梅拉依然要满足以B先生为代表的上层社会挑剔的审美眼光,帕梅拉始终处于被展示的状态,造成她的身份危机和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10.
塞缪尔·理查森在《帕梅拉》中通过建构服饰、空间与身体的谱系关系寄寓自己的社会和文化愿景。小说中,帕梅拉的身体先后从自我坚守过渡到权力协商,最后蜕变为男性霸权话语下的臣服客体,身体的多重面相暗合了现代性初期人们对家庭伦理秩序的探索和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