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的原始观念来源于人们对"效能"和"能力"崇拜,是古代君王通过"巡省"方式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影响力的反映。"德"字之初义就是"政治控驭能力和权威影响力",这种观念大概产生于部族联合体的尧舜禹时代,所以"德"不是周人的首创,周人只是提出了不同于商人的"明德"观念,以"迁明德"为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依据。"德"作为政治控驭能力的代称包括"刚克"和"柔克"两种手段,作为"刚克"手段的刑罚也是原始"德"含义的一个方面。与周人的"明德"观念相一致,"明刑"、"明罚"思想也是周人"明德"观念的衍生思想。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通过一种领域内的词汇来描绘另一种领域内的现象,目的是为了理解、认知新事物。一个词语创造和产生,新意义的扩充压缩增加等,隐喻发挥着巨大的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隐喻化新词不断出现,即以一定的语音形式用已存在的概念去表达新事物的词语。这样的新词大量出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在网络中突出。这篇文章以网络中出现的新词"X"结合语料,对这一新出现的语义特点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已发掘此类词语的发展脉络和走向,并对以后的教学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苍梧夜月     
叶梦 《老年人》2014,(6):40-40
正走进九嶷山的群山之中,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有恍若隔世的感觉。这个世界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喧嚣,这里的山、水、石、月,都远离了尘世,在我的印象中,仿佛是在一个另外的星球了。九嶷山,是舜最后的归宿,是安息他的灵魂的地方。过去,舜于我们相距很遥远。因为三皇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笼统的先祖,亦可以说是一个抽象的精神的祖先。没想到到了九嶷山舜陵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竟成了舜家的人。这个发现  相似文献   
4.
《梅花赋》是南朝梁著名辞赋家梁简文萧纲的代表作之一 ,被许多古籍所载录 ,但各书在赋文的总字数和个别词句上有不同之处 ,特对此进行比较和分析 ,以整理出最符合历史原貌的《梅花赋》  相似文献   
5.
韩水法  Zhu Yuan 《孔学堂》2023,(3):20-49+125-143
汉语—思想秩序既是汉语哲学新开辟的视野,亦成为其重要的论域。上古汉语精神世界就是在这种双重意义下作为研究对象而被厘定和追复出来的。这个精神世界由神灵系统和心灵系统组成。在汉语—思想秩序的论域,上古汉语精神世界属于研究的个案,但关于这个精神世界的研究却是体系化的,关于神灵和心灵两个系统的研究也同样如此。在上古汉语文献中,从人(魂魄)、鬼、神到或天形成一个连续的、等级的神灵系统。指称神灵的核心词语与上古汉语主流观念之间形成系统的内应和响应,这些核心词语的更动造就了观念相应的变化。在这个系统中,至上神从到天的演变,不仅导致心灵系统取代神灵系统成为精神世界的主导,而且也造就了人与至上神关系的根本变化,这就是从不与任何生人交通的绝对自由状态,转变到天与民直接交通并回应民之吁求的互动关系。天成为万物的原则和规范的根据和来源,而这就奠定了精神世界和社会的秩序确定性。诸如神、精和灵及其复合词的起源以及其指称和意义的拓展,既表明神灵系统的起源和形成要早于心灵系统,亦展现了神灵系统词语与心灵系统之间词语的对应、共享和通用。这种关系同时也说明了精神世界的内在一致性以及神灵系统和心灵系统具有共同的本原。  相似文献   
6.
关于舜的卒葬地,传统一般认为在湖南省宁远县的九疑山。这本来不成问题。然而近些年来,某些地区,例如山西的学者,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一些并不可靠的资料加以演绎,将当代的语言、思维和行为强加到古人身上,提出了"舜归葬山西"说,并在山西永济修建了规模庞大的舜陵墓。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详细考察和缜密辨析,可以认为,舜的归葬地为九疑山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探讨《老子》为何将“吾不知其名”的“天下母”“强字之曰道”。通过梳理文本中“道”字所需承担的创生性、规律性和法则性三种功能,以及追溯《老子》之前“道”字的已有内涵,我们确证两者之间存在符合关系。“”与“天”在充当至上概念时所暴露出的人格性、具象性以及外在干预性等缺陷,使它们丧失了与“道”竞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再论信息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作为物质与能量的存在和运动的形式及其表征,既是客观环境中事物的物质与能量的存在和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及其在自组织系统中的反映,又是自组织系统产生的用以规定环境中对象事物的物质与能量的存在和运动的形式的东西.自组织系统的处理信息的控制程序把上述客体的被动的信息(输入)和主体的施动的信息(输出)连接起来.控制程序作为有组织的整体化的主体信息,通过归纳整理在处理个别的零散的信息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而形成,并变动和发展.根据处理环境信息得出的控制信息能否实现预期的行为目的,自组织系统认识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着自组织的生存活动.  相似文献   
9.
宋代黑色有着很高的理论地位,在正统尊贵的正色中,象征着天色和地色以及北方色,在六合中占了一半。这是其他任何色彩都不能达到的地位,可谓黑色崇拜。宋人充分运用黑色,使之无所不在,黑色服饰遍布各阶层,无论礼器还是实用器,黑色器具遍布室内外。黑色涂料黑漆为配置而成,十分普遍。黑色染料以栎实、乌臼等有机植物为主,无机矿物染料为墨石,复合染料如墨、铁液,另有食用黑色染料。宋人重视黑色美和作用的挖掘,对黑色文化的发展有四大新贡献:一是对平民百姓开放了黑色服装,是历史的进步;二是黑色茶盏的兴盛,成为中国陶瓷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黑釉系统;三是涌现出以黑色为表征的道教神祇黑煞神和真武神;四是“水墨画”的确立。宋代社会中,黑色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0.
传说时代是指无文字或文字制度尚未成型、成熟的时代.夏代属于传说时代.人们对夏代世系观念的了解,建立在由<史记>以及作为其史料来源的<五德>、<系姓>一类文献的基础上.今本<系>篇中的世系观念及其表达方式虽不是传说时代所能有的,却是宗族世系制度所应有的,可以作为观察中国宗族世系观念早期发展历程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