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水资源供需动态平衡是西北内陆干旱区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问题和重要目标.本文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武威市水资源供需状况为背景,建立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及其与环境和经济社会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大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在首先进行1990年至2005年十五年跟踪模拟的基础上,从未来流域的水资源可能变化的角度,结合采取的主要措施,假设了6种不同情景的方案,进行各种综合治理方略的动态模拟,展示从2006年至2020年期间综合治理的生态效果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在模拟结果展示出10大趋势的基础上,概括出6条结论,提出了6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地理》办刊实践中突出个性与特点,优化栏目设置,注重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学术影响力,有效地促进了办刊水平的提高,大幅提升了刊物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最大的干旱区———新疆为例 ,分析了干旱区人口变动与生态环境退化之间的主要作用机制以及存在的主要矛盾。认为人口数量增长引起的资源环境压力 ,是导致干旱区环境退化的主要人为诱因 ,而人口的素质状况则决定了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下最终的环境演化方向与后果。在各种矛盾中 ,人口的快速增长所导致的资源环境压力 ,是目前新疆人口与环境之间最大的矛盾 ,而不均匀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则加剧了这种资源环境压力 ,新疆较低的人口综合素质则决定了新疆长期以来在资源环境面前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和最终环境后果 ,是以环境退化为主的表现模式。  相似文献   
4.
预测干旱区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能满足多少人口食物需求的问题,是分析干旱区人地关系是否和谐的首要问题。从农作物供需差的角度建立景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预测分析干旱区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以看出内陆干旱区张掖市未来20年里人口将日趋超过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要促进人地关系和谐、提高人口承载力就必须调整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5.
绿洲信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建设,对促进绿洲进入有序、科学、良性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这个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数字绿洲”,即利用RS、GIS、GPS及其它高新技术,形成关于绿洲的信息化数据产品,建成为绿洲开发和发展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李万明 1960年2月生,石河子大学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石河子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主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横向委托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相似文献   
7.
任何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推行都需要一系列的指标进行评价与指导,干旱区绿洲作为特殊的地理区域,同样需要选用一套合适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该文对中国农业大学和农业部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等典型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干旱区绿洲的特殊性,设计出符合绿洲生态农业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9.
对西部干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干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结合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西部地区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路子,针对这一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农业 现代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信息化和网络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加快和促进西部干旱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相似文献   
10.
60年来,于田绿洲区域人类活动的强度一直保持稳定增加的趋势,其强度是60年前的10倍。从社会、经济和文化等主要因素的增速来看,社会因素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经济,增长速度最慢的为文化因素。而在人类活动强度的权重比较中,社会因素指标的权重为最大,达到了0.627。影响于田绿洲区域人类活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