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证了汉代刘向的《诗经》学。厉时代灾异说的提出,既是一种功戒,也是一种诗学观,或文学观。诗无通诂,即开放诗学之滥觞.以夹于厉中间的宣王中兴为比照,得出正变结论。说明《诗经》源于时风,且又影响于治乱。  相似文献   
2.
柳州四年是柳宗元一生的最后阶段,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尽管他在这四年的仕宦生涯中仍持守"辅时及物"之道,但终因长期的弃置使他内心几近绝望,故其创作风格既表现了犹待时用中的孤峭哀怨,又展现了人生大迷惘中的郁凄婉,这两种浓烈的悲剧性体验,使其人格和作品具有重要的悲剧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诗史上,唐代是寺院诗创作的转进与勃兴期,作品数量及题材拓展均取得极大突破。在书写模式上,相继形成藉景畅理、触境明心、纪实绘景三种类型,充分体现佛教与山水互彰的共生性,为山水诗开拓出全新境界。唐人寺院诗重写景造境,常以动静相生法状清寂之景,物态生动,意境玄。寺院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警策,字锻句炼,隽语频出,普遍形成以精切之语状绝胜之景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生前并未受人注意,自狄尔泰和海德格尔评介其诗歌以来,始受文学界及哲学界的重视和青睐。笔者以荷尔德林诗歌中深邃绵密的人文情思、丰富多彩的话语空间、富有哲学意味的本源思想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吟哦等思路为线索,从中国诗学和禅学的角度分析其诗歌中潜蕴着的诗意空间及美学价值,回溯荷尔德林诗歌中关于自然观照及本真存在的心灵之思。  相似文献   
5.
唱和词集与词坛风会关系密切.明清之际唱和词集较多,文章仅限于明天启至清顺治年间,共有五部唱和词集.这五部唱和词集重小令,内容多绮艳,风格尚婉丽,表现出<花间>词风的特征,这与当时词坛<花间>余波仍旧盛行有关.明清之际,<花间>余波有起伏消长.<兰草>体现它高潮开始的标志,<唱和诗余>体现它的新变;而<遁渚唱和集>的黍离之悲,<随草诗余>的人生感怀,则体现出运渐背离<花间>词风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袁宏道《与董思白》信,传递了《金瓶梅》抄本问世的第一个信息.《金瓶梅》的问世,震撼了晚明文坛.相继有王世贞、屠本竣、谢肇制、薛冈、冯梦龙、沈德符等著名文人作家评论传播《金瓶梅》,抄本在北京、麻城、诸城、金坛、苏州等地传抄.《与董思白》写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至今已411周年.晚明与《金瓶梅》有关文献,称此巨著为《金瓶梅》、《金瓶梅传》,无有称《金瓶梅词话》者,欣欣子序称"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因此,有学者猜测原抄本曰《金瓶梅》,"词话"二字是书商刊印时加上去的.《怪诗谭·小引》称《金瓶梅词话》,在至今所见文献中,这是最早传递词话本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1942年秋,著名作家老舍在四川青城山采风,只用一个字“翠”就概括了“青城天下”的特色,实乃点睛妙笔。  相似文献   
8.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象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解读凌延喜的<拜月亭传奇跋>入手,结合凌氏家族刻书的实际情况及凌濛初评点<西厢记><琵琶记>的体例,指出凌濛初不可能是朱墨本<闺记>的评点者.又通过对<南音三籁>与朱墨本<闺记>的比勘,并联系明代曲坛的状况,论定凌濛初不是朱墨本<闺记>的评点者.进而从三个方面对凌延喜<拜月亭传奇跋>所言凌濛初得到沈璟手抄本一事的真实性提出怀疑.  相似文献   
10.
周建萍 《唐都学刊》2006,22(6):57-60
王维作为中国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在诗中不仅写出山水田园的秀丽之美,而且表现出了山水田园景物的神志、气韵;日本的“俳圣”松尾芭蕉继承了日本民族感物伤情的美学传统,提出了根植于日本美学传统的“闲寂”、“余情”等美学理念。他们都是在恒静中体味、把握人生,并将主观之情融入客观之境中,使主体与客体能够达到互相映照,两相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