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8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305篇
理论方法论   176篇
综合类   2114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庄子敏锐地观察到世俗孝道存在着虚伪性及其标准的不确定性,他认为这是人们的成见即人为的结果。他反对这种人为的世俗孝道,提倡一种不带任何成见的至真至诚的孝道观。庄子的孝道的道德境界分为"敬""爱""忘亲""使亲忘我""兼忘天下""使天下兼忘我"六种境界。他认为这种孝道观的道德境界高于以儒家为代表的世俗的孝道观,并且最终与"道"、"德"相合。  相似文献   
4.
5.
游和梦分别是庄子与巴什拉诗学理念的基本元素,鲲化鹏、庄周化蝶、逍遥游等典故构建了庄子所谓的万物大化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局面;而围绕着梦作文章,巴什拉也创建了感性审美经验所蕴含的梦想的宇宙诗学观。二者虽差别迥然,却默契地创造了万物并在的思想理念,而庄子和巴什拉的诗学理论明显隐含着某种对话的可能性。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证实庄巴二人的游与梦搭建出的绚烂多姿的整一世界。  相似文献   
6.
探讨并论述鲁迅深入挖掘《庄子》文辞思想的原因,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庄子思想在现代中国的接受情况,同时也有助于今天我们重新评价庄子及其思想。  相似文献   
7.
方国根 《东方论坛》2002,(4):127-127
王船山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学者,不仅综罗百代,会通佛老,总结性地批判了程朱、陆王哲学,而且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气学与湖湘学派的传统,成为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巨,波及海外.对于船山学的真正关注,肇始于鸦片战争以后,迄今已经历一百多年,其研究趋向是在不断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道”与“理念”分别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庄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两者有相通之处 :本体论与价值论的含义相近。同时两者是相悖的 :“道法自然”与“理念命定一切”、“心与物游”与“艺术摹仿影子”、“心斋坐忘”与“迷狂回忆”,分别是庄子与柏拉图的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艺术特性及审美途径。庄子以“游”昭示世界本原、人生真谛 ,柏拉图以迷狂给理念世界寻找艺术的回家之路。  相似文献   
9.
从民俗理论的实际提炼性与追求规范性、区域民族民俗描写研究之丰富性与精确性、田野考察之可学性与可操作性、民俗学研究之献身性与交心工程性四个方面来考察 ,王建章教授的《中国南楚民俗学》是区域民族描写民俗学的优秀著作。  相似文献   
10.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对死亡进行了深入独特的思考。本文旨在论述庄子对死亡问题的基本思想:从本体论上看,死为气之消散;从认识论上看,死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意向;从现实性上看,死是天命之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