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哈姆雷特的复仇延宕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本文从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学说入手,分析哈姆雷特恋母情结的表现及其对复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方悲剧精神的审美特征之一显现为内在延宕。内在延宕在古希腊神话中表现得朦胧隐晦且具有象征意味。内在延宕在后来成熟的文学作品中逐步表现得清晰明朗且具有心灵矛盾意味。具体情况大致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直接的心灵矛盾构成悲剧剧情运行主流;一是间接的心灵无所皈依构成悲剧剧情运行主流。  相似文献   
3.
王文龙 《社科纵横》2011,26(5):82-85
缠绵爱情历来是文学吟唱的主调。在东干文学创作中,爱情悲剧小说佳篇迭出。本文通过对小说《三娃儿与莎燕》和《莎尼娅》的文本细读,着眼于作家及文本,挖掘在这两篇辛酸悲恸的爱情故事中,男主人公"延宕"的性格、封建礼教以及作家个体的民族情怀合力酝酿了他们爱情、婚姻的悲剧。表层的悲剧故事,折射出东干族的民族心理,以及这个民族的孤独气质。  相似文献   
4.
延宕使《哈姆雷特》这出复仇悲剧情节曲折 ,人物性格丰满。哈姆雷特一再延误复仇主要是因为他复杂忧郁的性格 ,特别是他对整个宇宙内普遍病态的关注以及与众人所形成观念上的对立  相似文献   
5.
布莱希特与莎士比亚虽属不同时代的戏剧家,但在戏剧表现手法上仍然可找到相似处。本文运用布莱希特戏剧的间离理论,从戏剧结构和情节上探讨了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间离手段和陌生化技巧。剧中的间离效果体现在:叙述手段的陌生化、结构的延宕、语言的间离、对位等。莎翁精心地运用间离手法使哈姆雷特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戏剧效果及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6.
《赎罪》是一部恢弘而不失细腻的佳作。小说以舒缓有力的叙述和洗练优美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罪恶和战争的故事。然而小说先被建构后被瓦解的陌生化叙事模式,使得小说显现出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性,需要读者不时地将先前对事件和人物做出的判断进行新的审视和修正。通过置读者于不断自我推翻和自我修正的实际体验中,小说得以在充分展现其陌生化美学意蕴的同时强化了读者对主人公及其自身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认知力。  相似文献   
7.
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异质性使小说时间观念呈一种立体的无序延宕,造成了小说艺术表达的张力。《故事新编》立足于此在的生命时间,有意淡化消融近代小说对历时性发生的线性叙述。鲁迅在历史意识的现代转换过程中,深入到历史及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核,通过小说文本中个体体验的历史言说,对历史进行了充分诗意化、哲理化的艺术再创造。  相似文献   
8.
高晓娜 《唐都学刊》2001,17(2):95-97
<哈姆莱特>是莎翁的惊世之作,而它的周遭则盘旋着一层层挥之不去的迷雾,令多少痴迷而"无奈"者留连忘返,几百年来评说甚多,然而不幸的国王克劳狄斯和深沉忧郁的哈姆莱特则因权力而成为两个灰暗而无力的角色,本文则对此予以分析与评说.  相似文献   
9.
许建平 《社会科学》2013,(3):166-173
陌生化的概念早已不陌生,然而用叙事哲学(意图叙事理论)说明小说的陌生化何以生成,却是一个颇诱人的新话题。用意图叙事理论分析情节的本质,发现情节是一个最基本的意图叙事序列,意图及其实践过程规定着情节的类式。读者、外叙述者对内叙述者(核心人物)意图实践过程复杂、曲折、新奇的企求是小说陌生化生成的根源与动力,然而却与其简洁、顺畅、明了性企求构成矛盾逻辑,并在叙事中表现为延宕与压缩两大手段。延宕叙事产生的陌生化效果与压缩性叙事所达到的空灵性、神秘化效果,一起构成了小说情节引诱人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10.
声称自已是一位永远流浪的"无家可归"的牧人,德里达在文本的自由穿梭与创造中,对西方话语体系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延异"作为"不是概念"的概念,展示了异乎寻常的想象力以及与传统分道的决心.为了避免自已成为新的"自我界定"的批判对象,德里达警觉地给自己的理论制造了"无底的棋盘".虽然高度抽象的语言与凌厉的思维无与伦比,但"无底的理论"还是在形而上学的永恒回归中无奈地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