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严森海 《百姓生活》2011,(11):37-38
为了践行好友临终嘱托。跪求父母理解自己不能回家尽孝 李国兴1940年出生在江苏常州,1960年考上了南京水利学校。毕业后,李国兴被分配到了浙江奉化水利局工作。然而上班不到两个月,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他被下放到了奉化第二农场。人生落差曾一度使他神情沮丧。在农场,李国兴结识了大他两岁的奉化人应俞斌。他们被分在同一组劳动,又住在同一个寝室,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  相似文献   
2.
1945年,当盟军攻占德国纳粹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的时候,眼前展现的极端暴行和堆积成山的尸体让许多盟军官兵呕吐不已,不能自已。然而,当盟军官兵愤怒地将附近的居民强行带到大屠杀现场见证到底发生了何等暴行时,他们看到的却是居民毫无表情和毫无忏悔之意的脸。面对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盟军官兵和本地居民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感触。对于盟军官兵而言,他们身处异乡,看到了在故乡所无法看到的登峰造极的残暴,他们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这一切;而当地居民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他们对希特勒们构建出来的老套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3.
都市语境中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衰与都市文化的发展有着相当紧密的关联,现代作家在都市中的异乡情结形成了都市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现代性与兼容性,它的总体特征表现为鲜明的历史阶段性,并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最后被消解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求是学刊》2018,(2):17-26
现代城市化进程给人的生存带来了根本性变化,也即从"根系式生存"到"漂泊式生存"的巨变。为了理解这一巨变的本质,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人如何从"常住群体"变成"暂住个体";人的"乡土生活空间"如何变身为具有强烈泡沫特性的"景观空间";以往千百年来以"根系形态"缓慢迁延的"传统"如何变身为"如梦幻泡影"般变化的"时尚";如果说人类数千年前曾经历了从"游牧时代"到"定居时代"的转变,今天他们何以再度变成了"都市游牧群体";等等。  相似文献   
5.
毕飞宇自20世纪90年代初登上文坛以来,其创作风格不断变化,但"疼痛"却是其小说创作中贯穿始终的母题。毕飞宇以异乡人的生存处境作为切入现实社会和个体生命状态的一个角度,紧紧围绕异乡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展开叙事,淡化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的苦难,主要致力于在文化碰撞与城乡冲突中表现异乡人在生存过程中体验到的疼痛,展现异乡人的生存处境与普遍命运,在对异乡人生存困境的冷静逼视中,审视历史与文化,拷问人性,体现了作者对转型时期当代中国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故事中对农人目光的文本化(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总是用一种独特标准来观察和批判城市以及城里人。这是异乡情调一种典型形式,即“乡下人”对于城市所形成的印象。沈从文将城市读者的“他者”构成叙事话语,所表现出来的始终是一种社会学意义的距离,同时也是一种民族学意义上的,或者性别和世代上的区分。从这种观察中得到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对立通过反语和讽刺反映出来。作者拒绝叙述者无所不知的权威,叙述者的声音始终是不张扬的,而且他的写作是以语言的克制为特征的。从这样的叙事实践中所得到的结果,正是话语与话语对象之间的一种距离,同样也是作家与他所创造的世界之间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7.
8.
叶翔羚 《理论界》2014,(2):136-139
"思乡盼归"是苏词的重大主题之一,其中因"乡"之内涵、"归"之指向的不同而寄寓的情志不尽相同:"乡"之内涵由故土向精神家园转向,"归"之指向则由外在的具体行动转向了内在的精神栖居。这一过程向我们展示了苏轼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与洒脱超迈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作品《在异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战争对人类的身体、心理以及人际关系造成的巨大创伤。战后的生活环境冷酷无情,人们彼此相互疏远。面对着绝望的生活环境,海明威塑造了坚守勇气与尊严的"准则英雄"形象。通过分析作品中人物在身体、精神、社会关系的创伤以及准则英雄的人物形象,试图从中探究海明威的反战情绪。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市场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民工已经成为蓝领劳动阶层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之后,民工已经从短期、省内流动转向长期、长距离流动。东南沿海出口加工导向的工业地带吸引了大规模的内陆省份民工。根据我国官方的1%人口抽样调查,2005年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占总人口约11.5%;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占流动人口总数的32%。另外一个官方统计则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