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呈现诸君面前的是不同于我的所有著作,偏于感性的随笔的文集。无以名之,姑且以“指月”二字塞责。自从追随张岂之先生和诸前辈步入学术圣殿,迄今也二十余年了。抚今追昔,顿然记起白居易的诗句:“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便始休”的诗句。然而思维好像停留在过去,皮囊却改变了颜色。昨天还是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学者,转瞬之间便经历了天(干)地(支)的旋转,被学生称为“可爱的老人”了。原本平静的心也难免升起“人生苦短”的感喟。  相似文献   
2.
张岂之先生在宋明理学史的研究方面,有宏博阐论与精深造诣.所参与之<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资料繁富,议论风生,而在论证过程中,并非就事论事,平铺直叙,而是转进一层,高层建瓴地注意并引领时代思想的探讨.对理学发生背景与发展阶段及相关诸流派的关系的论述具卓识与创见,对理学群体的特征和发展及前者与当时社会与文化的互动,尤其是理学家在合作与冲突过程中逐渐成形的思想与特色的分析精到深刻.所主持两卷本<宋明理学史>达到对宋明社会与文化的深刻了解和对宋明理学及相关的佛、道思想发展脉络的深刻地理悟以及很高的抽象把握能力和综合创意水平.对理学诸多学术专题也有独特而又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岂之先生的《中华人文精神》一书,是一本高度浓缩的、浅显易懂的适应学生当前需要的人文学科基础读本。该书以高度萃取的方式把中国古代思想精华介绍给读者,在表述上深入浅出、易学好记、生动有趣,使读者能更好地接受这些思想  相似文献   
4.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10,31(2):F0002-F0002
我担任主编的《云梦学刊》从1990年起开办了一个栏目叫做“当代学者研究”。“当代学者研究”展开对当代著名学者的个案研究,类似于“学案体”(张岂之在发表于《云梦学刊》2003年第4期的《学术史与“学案”体》中说:“所谓‘学案’实际就是学术史”),这是当代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当代学者研究”栏目从2003年第1期起改版为“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该栏目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宏观的学术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侯外庐学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典型代表,其产生与发展是当代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侯外庐学派三代传承者的学术成果为对象,对侯外庐、张岂之的学术理路进行剖析。研究认为,善于组织和领导多样性统一的学术共同体,是侯外庐学派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学术民族化高度统一的学术道路之重要保证;《宋明理学史》的编著和出版,客观上标志着侯外庐学派顺利完成了从侯外庐为核心的第一代到张岂之为核心的第二代的传承与发展;作为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张岂之在侯外庐学派的学术思想传播、学习方法传授、人才培养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着面向社会现实问题而会通侯外庐学派与张岱年学派的研究范式和鲜明特色,这是当代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和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6.
许有攸 《云梦学刊》2006,27(4):41-41
张岂之先生在《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183;序》中指出:“学术史必须研究‘学术’,而‘学术’的载体主要是学术著作。著作是学术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还有其他形式。”在这里我比较关心的是在学术史的书写中,除研究者们耳熟能详的大部头代表作以外的其他形式的学术载体。那些与学人日常生活更加贴近的学术载体,如散见于当时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社团或学院组织的学术演讲,学人与师友门人之间的相互酬唱,读书札记等,都展现了丰富鲜活的历史现场,这些多样的学术载体所承载的内容有时比经过历史、  相似文献   
7.
本书是著名思想史专家张岂之先生主编的“西部开发与人文学术丛书”中的一部,作者为方光华博士。细读一遍,觉得有两个方面非常突出,即横通与纵贯。“通”未必就是体大思精的通史性撰著,该书题为《论稿》,顾名思义就是对某些问题专题性、集中式的研讨与论述,在一个个专题中显示着“贯”与“通”。先说其横通,我们不妨以第三章《佛学与儒学关系蠡测》为例说明之。本章共分三节:《禅宗的发展与特征》、《张载与禅佛学》、《王夫之与法相唯识学》。作者首先把禅宗的发展历程作了简略的介绍,概括出达摩禅的基本特征。把弘忍之后的禅宗划…  相似文献   
8.
张岂之先生毕生从事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与教学,为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发展与壮大倾注了数十年的心血,张先生的学术研究以中国思想史为核心,以华夏文明的演进为主线,以民族复兴为最终归宿,并逐渐将研究的视角从思想史延伸到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其学术研究大致可分为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史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等三个方面。此外,张岂之先生还对中华文化的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彰显了一位人文学人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