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张忱是明代复社领袖张溥的养子。蒋逸雪《张溥年谱》认为张忱卒于张溥将去京前数日,即崇祯五年(1632)冬。据笔者考察其应卒于崇祯五年(1632)五月前。本文再就张溥《先考虚宇府君行状》和《哀薄少君兼感忱儿赋痛》两文的系年进行重新考订。另外,就张溥女儿张在贞王静纫的材料略作补述。  相似文献   
2.
张溥、张采二人同里,交游最密,共学齐名,并称“娄东二张”。二张自弱冠结谊,前后相交二十二年,生死不渝。其交游大致可分为七录斋共读时期(1623-1627)、先后出仕时期(1628-1632)、乡居共处时期(1633-1641)等三个时期。二张平居时志同道合,治学结社,扶危济困;患难时并肩战斗,不畏强御,弘扬正气。诚谓生死患难之交。在“士节沦丧,人心世道深用隐忧”的晚明,二张的交谊、人品和气节体现了以二张为首的复社士人的品格和风节,显得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3.
张采是明清之际学术大转型思潮中重要的理学代表人物,其接武东林朱学的学术实践,主要体现在传承东林学脉、整理理学著作、宣讲程朱学说等三个方面。这些学术实践,就理学学统传承而言,是东林朱学在复社的继续和发展,就时代精神实质而言,是复社士子重建与张扬程朱理学的开端。从东林朱学到复社实学,再到康熙理学,程朱理学之所以能历经王学狂飙和鼎革巨变而常新不衰,张采等复社巨子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4.
复社张采是以流派领袖来反映一个时代诗文精神风貌的典型个案.他以"通经学古"为途径,实现"振兴于世"之目的,其文学主张透露着浓厚的古学气息却又表现出强烈的救世意识,反映出当时区域文坛的某些演变特征,揭示了社团领袖对文学的时代风尚发挥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作为明末复社的著名领袖,张采的文学思想表现出浓厚的道学气息。他认为辞章与功名均包含于理学之中,主张诗本性情,而正性情之途径在于学道,从而纳其诗学观念于理学之中。张采继承了"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重视文章的实用功能,而诗歌多抒写清幽淡雅的情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