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6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255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37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719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1986篇
社会学   190篇
统计学   1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百梵志经》最早为道安所记录,并被认为是一部失译经典。后代经录则多将其认为是中国人所撰的伪经。本文根据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本,认为此经是一部翻译经典,其核心思想源自婆罗门教的古奥义书。在东晋时期由于本经中独特的从无生有的思想,它还曾被本无异宗的代表人物竺法深引为经据。此后本经还被改写作为《百喻经》的序分。改造者似乎受到了佛道论争中关于道和自然关系问题的辩论的影响,而对此经作了一些改动,由此显示佛教对道教的优位性。由此大致可推断这一改编过程可能发生在初唐或此后不久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电视声音和画面两大符号系统,一个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一个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它们在电视中哪个更重要?当人们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时,理论界便开始了一场持久的争论,尤其是在对电视新闻语言进行研究时,这种争论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3.
点滴悦读     
《山西老年》2020,(3):54-55
齐白石画麻雀齐白石刚从湖南来到北京时,赏识他的人并不多,买他画的人也很少。因为没钱,齐白石白天在街上卖画,晚上连旅店也住不起,只能住进了法源寺,这一住就是两年多,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一个夏日的午后,天上下着雨,齐白石无法出去卖画,只能茫然地坐在寺里。  相似文献   
4.
徐桂芬 《生存》2020,(12):0061-0061
当下,“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基本共识。那么,什么是数学语言呢?它包括算式、符号、还有学生的“画”。学生的画,可能帮助学生表达题目的本意,让学生的思考跃然纸上,让思维可见。它是学生从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6.
艺术发展是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此 ,晚清学者刘熙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他强调文艺的时代性 ,重视在用古中变古 ,坚持个人在文艺发展中的创造作用。这方面 ,他继承和发扬了前贤文艺理论的优良传统 ,又提出了自己的精辟见解。  相似文献   
7.
关于拐点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常见教材中拐点定义的辨析与思考,提出自已对拐点的名称、定义以及几何与数值特性的看法,并提出求拐点的完整步骤。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成本控制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目前国内外较为典型的四种成本控制模式的比较分析 ,将为我国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论全景画     
全景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进入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属于美术范畴,并与建筑高度结合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文章着重论述了全景画从始至今的发展及中国全景画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10.
韩国电影“抄”出一片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珂 《现代交际》2004,(12):40-41
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 上,韩国电影再次引起关注。金基德以 《撒玛利亚女孩》夺得柏林量佳导演银 熊奖,朴赞旭的《老男孩》获得戛纳评 委会大奖,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博得观众 的赞赏。 最近五六年以来,日本渐失电影 大国风采,香港电影日渐沉沦,中国大 陆电影更是踯躅不前,而韩国电影却是 异军突起,成为亚洲电影一支重要的新 生力量。 很难想象,1990年以前的韩国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