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唐人对墓葬风水的追求是普遍现象。祖先崇拜、洛阳地域的良好风水是吸引唐人归葬洛阳的重要因素。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唐人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当时移居内地的非汉人群体,对华夏文化中风水观念的摄取,既表明其汉化的趋向,亦是其认同华夏文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2.
出土的唐代墓志中出现了较多的归葬现象:从唐帝国的边缘地区归葬于国家的中心长安、洛阳。唐代国家观念中的天下观与家国观,蕴含着地域观念和家族观念:地域上是对天下中心的王朝核心区的归属与认同,家族上以忠孝方式表达对家国的忠诚。这为分析唐代的国家认同提供了理路。迁葬或归葬这种耗资巨大的行为仪式即唐代士大夫阶层朴素的国家认同的表达方式。分析唐人的国家认同与唐代社会的互动,有助于吸取历史养分,理解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促进现代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3.
4.
流放者的心路历程——苏轼在海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苏轼贬儋时期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在晚景十分凄凉的情况下,62岁高龄的苏轼被贬儋州。他首先想到的是死而不能归葬。到达海南后,他在贫病交迫的日子里不断地加深对海南的风土人情的了解,得到黎族老百姓的亲密情谊的感召,在老庄思想的支持下,进行著述和创作。三年后,他怀着十分留恋的心情离开儋州;这除了对海南百姓的情谊和思忆外,也蕴含着这一时期在艺术境界上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李德裕的后人化为了黎人是郭沫若在《李德裕在海南岛上》一文中重新提出来的,其主要根据是《崖州志》中关于李德裕弟德禧寓崖,其后人俱化于黎的零星纪述。本文作者不同意郭老的看法,新旧唐书无德裕有弟名德禧的记载,其他翔实的史料亦可证实无德禧其人。此外,本文还以宋元年间被贬崖县、儋州的逐臣墨客的谪琼之作和明代海南籍学者的诗文,证实所谓李德裕后裔化黎乃好事者的附会之言,不可信。  相似文献   
6.
出土的唐代墓志中出现了较多的归葬现象:从唐帝国的边缘地区归葬于国家的中心长安、洛阳。唐代国家观念中的天下观与家国观,蕴含着地域观念和家族观念:地域上是对天下中心的王朝核心区的归属与认同,家族上以忠孝方式表达对家国的忠诚。这为分析唐代的国家认同提供了理路。迁葬或归葬这种耗资巨大的行为仪式即唐代士大夫阶层朴素的国家认同的表达方式。分析唐人的国家认同与唐代社会的互动,有助于吸取历史养分,理解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促进现代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7.
唐人对墓葬风水的追求是普遍现象.祖先崇拜、洛阳地域的良好风水是吸引唐人归葬洛阳的重要因素.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唐人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当时移居内地的非汉人群体,对华夏文化中风水观念的摄取,既表明其汉化的趋向,亦是其认同华夏文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