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卞仁海 《兰州学刊》2005,(4):294-296
李善训诂的最大特色,就是采用征引的注释方式.李善<文选>注第一次将征引式注释应用于大规模的集部注释,为后世的诗文注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本文以<文选>李善注为核心材料,就李善训诂的特色、方式、适用范围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文章以前人《史记》研究中的三个错误为例,指出了《史记》研究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一、因司马迁生年有歧义,故在考述司马迁生卒和生平时应坚持是彼非此的原则;二、编辑、标点《史记》研究资料,应以读懂资料为前提;三、引证同类资料应取援引初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春秋纬>的研究,始自光武帝崇信谶纬,东汉之后,<春秋纬>被官方禁绝,但并未淡出学者们的视野,其内容屡为后人征引,说明研究并未中断;历代学者对<春秋纬>的整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整理、星占研究、文献征引三个方面;历代研究的不足,在于缺乏对<春秋纬>的专门研究,这也正是今后研究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5.
<周书序>主要概述<周书>诸篇写作缘由,是研读<周书>的门径.关于<周书序>的编撰年代,先贤多主张其成文于秦汉之前.本文从文献征引、汉语史及学术史等角度的综合考察入手,对<周书序>进行了系统考证.笔者认为,今<周书序>成文于两晋时期,其体例与语言多仿自<书序>.太康年间<周书>复出于汲冢,荀勖整理<周书>,编写了<周书序>.  相似文献   
6.
《文选》是我国在《诗经》、《楚辞》时代之后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选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本文拟从李善《文选注》文学导读与训诂专著的双重性质出发,来研究李善《文选注》采用征引式训诂体式的原因,期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国文学训释传统与哲学训释传统的不同,以此展现中国训诂传统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前人研究汉代经学,依据的资料,除了传世的汉人经注外,主要是保存在汉代典籍、散见于后世各类载籍的汉人遗说,而对汉以后学者、文人的诗赋文论关注不够。事实上,魏承汉后,魏晋文人不可能完全斩断同汉代经学的关联。《诗经》因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尤为魏晋诗人所重视。阮籍传世的诗、文、书、论、赋、笺、奏记中,对于《诗经》的征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摇曳多姿,既体现了魏晋"风骨"之共性,又因阮氏家学渊源、阮籍个人才情等因素,而有着鲜明的个性。阮籍所引《诗》,体现了汉代《诗》学对于魏晋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也自然而然地保存了丰富的两汉《诗》说,生动地诠释了"文学自觉时代"文学与经学之间的互动关系。阮籍作品历来以含蓄蕴藉、"归趣难求"著称于世,探求阮籍的《诗》学渊源,对于进一步索解"遥深"之"阮旨"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8.
由于时代文化背景、个人学术态度以及注释目的的差异,在对典籍文献的征引上,王逸、洪兴祖和朱熹的楚辞注释活动表现出不同的取向和特点:王逸以儒家典籍为主,力图把楚辞纳入诗教系统之中;洪兴祖宏征博引、态度开明;朱熹以阐发义理为旨归,简洁切实。  相似文献   
9.
韦昭《国语》解大量征引《左传》的内容,其作用在于交代《国语》所载史实之背景、补足历史事件的因果以及通过对比两者的文字达到疏通文义的目的,便于读者更为全面地掌握《国语》正文。此外韦昭也通过征引《左传》为《国语》作解,来达到考辨史实细节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征引拉近了《国语》与《春秋》经传的关系,提升了《国语》的史学地位。  相似文献   
10.
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在同类教材中水平较高、影响较大,但该书在文献征引和注释上存在不少差错.该文对其中若干条目略加考辨,谨供本教材的编著者和使用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