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日本有一段时间,只要休息,邻居家的一位日本大学生土屋便来拜访。来了很客气,一番谦恭之后就是请教问题。这些问题五花八门,比如:宋江是不是刘备的结义兄弟?"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八旗是哪个朝代的等,大体都涉及中国历史和文化。于是我问土屋:"你问这些问题不是出于爱好吧?"土屋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的确不是。我问这些,是因为想当警察。"这倒是很新鲜的事儿。看我不大相信的样子,土屋递过  相似文献   
2.
文章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科技哲学的诠释.希腊各流派的自然哲学可以概括为"始基演化说","公理"则是欧几里德几何学大厦的基础.小农经济、性本善、人际关系以及实用主义可以认为是传统文化的"始基".小农经济是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性本善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假设亦即"公理",人际关系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实用主义是个人在传统文化中的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3.
经典拾贝     
《成才与就业》2014,(21):57-57
正从牙牙学语时的"人之初,性本善"到求学路上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经典古诗文已融入我们的生命。天文、地理、历史、民俗、文化,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也随之积累了这些知识。有没有哪些诗文已成为你无法抹去的记忆?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E-mail:chengcaiyujiuye@126.com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上海商业会计学校陈铭豪)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姚婷婷)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品着茶,望着蓝天上飘浮的云,突然脑海里蹦出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渐行渐远,想想当初为什么出发。在忙忙碌碌,行色匆匆中,已经很少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了。我们每天都在行走,随着时间的久远,且行且远。倘若我们能够经常地静下心来,回眸走过的路程,问问自己,您还记得当初为什么出发吗?  相似文献   
5.
天命之性是程朱理学核心概念之一。意思是,人的存在即性,与生俱来。性有二重,一曰气质之性,一曰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即理。按现代观念,人的社会存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之总和。每个人一出生即落入某些社会关系之中。说社会存在与生俱来,或许成立。但是,朱子所说的天命之性,指的是天理(仁义礼智),落在人身,实为文化存在。此学说的涵义是:人生来就是高贵的,具备尊严。这为现代人人平等的观念奠定了基础。但仁义礼智是否与生俱来,却是个要研讨的问题。本文的解决思路是:将“天命之性”之“天”解读为意义世界,即属于第三世界;而将“天命”解读为来源于意义世界,因其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得其教化。于是,工夫论要作调整,由朱子的复性论改变为充实完满论。自我,即本己存在。自我建构不仅有文化存在维度,还有社会存在维度。社会存在维度可以设计;文化存在维度目的唯一,即朱子所论。戴震深刻剖析了朱子的天命之性,恢复天命之性乃是气禀(血气心知)的古代学说,否定性即理,解构理义、气质二本,破性本善,开启了现代解读之路。  相似文献   
6.
《成才与就业》2012,(24):6-11
“人之初,性本善。”在每个人内心的深处,都潜伏着一个伟大的善,一旦遇到需要和挑战,就会最大限度地进发出来。  相似文献   
7.
故事斋两则     
荀子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到齐国去讲学。他当过多年祭酒(即校长),又四处奔波,几乎跑遍了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天遇见一位儒生,口中念道:"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大叫一声:"差矣!应当  相似文献   
8.
中国无政府主义往往被误认为依据所谓本质意义的"性本善",由此呈现出乌托邦的形象,但是,他们很清楚地认知到人性的不可靠性;他们的讨论重点在于如何克制人性中的"恶",或者如何改善人性而实现理想社会,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人性论、尤其是孟荀式人性论的发展思维;在其发展思维当中,"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点又与传统思想之间呈现出密切的联结;讨论近代中国思想与传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必须探究其思维,才能发现它与传统思想之间的深远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若是人生来只听清醒的理智的指挥,社会显然就用不着法律了。——斯宾诺莎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个古老的问题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对此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结果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人性善,有人认为人性恶,有人认为人性也善也恶,还有人认为人性无善恶。最后,由于封建社会统治者(如果具体到一位皇帝,那便是汉武帝)的钟爱,选择了儒家思想作为正统的封建思想,并依靠强大的官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