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几何时,在这个“打假”成为日常的口号和行动、虚假与造假的现象却屡禁不绝的社会里,中小学生的作文也成了声讨的靶子。他们的写作作业被谴责为“撒谎”,因为大量的作文题目都超出了他们学龄生活、知识范围与心智程度能达到的水平,为了应付过关,  相似文献   
2.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交感论,打破了“真善美”相统一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创立了新的诗歌理论,为象征主义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堪称象征主义的宪章  相似文献   
3.
乔国强  陈娴 《江汉论坛》2007,(2):107-110
王尔德通常被认为是一位在创作中宣扬"唯美主义"、在理论上反对现代主义的作家.事实并不尽然,王尔德在"理论"与"实践"中常常有不相一致的地方.他在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秉承了波德莱尔关于"审丑"等理念,实践了现代主义的一些创作精神.本文试从分析比较王尔德与波德莱尔之间的"师承"关系入手,阐述王尔德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是如何"玩弄"罪孽的并藉此指出<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4.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以其特殊的审美视角和写作风格给文坛带来一股强烈的冲击波。他的小说不以故事的曲折见长,而是以内蕴的丰厚别具一格。他的小说运用了寓言以此喻彼的思维模式和夸张、讽喻、变形、荒诞等寓言的写作手法,才使其能在先锋派诸多优秀作家中脱颖而出,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在读者中也是好评如潮。从寓言化的角度来观照余华的小说创作,分析他的小说与寓言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为突破口,找到一个新的理解余华小说的视域。  相似文献   
5.
樊晓君 《理论界》2010,(12):132-133
奥尼尔的《悲悼三部曲》是在古希腊悲剧的基础上改编的现代心理剧,主要围绕莱维尼亚情欲扭曲下的恋父,颠覆母亲,逼弟自杀展开剧情。奥尼尔在剧中成功塑造的莱维尼亚,犹如一朵在家族罪恶中绽放的恶之花,既阴险、残忍、冷酷、呆板又坚定、勇敢、热情、自信。本文将莱维尼亚的悲剧人生划分为:异化、癫狂、毁灭三部曲,说明其作为性格复杂极具魅力的恶女人的蜕变过程,阐释造成其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无论在创作手法,还是美学原则上都和象征主义思潮有着直接的渊源。波德莱尔青年时代有意识的追求,以及体现在他创作中的反传统的真实和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现代诗意,都使他成为象征主义运动的真实先行者。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坛上的"时尚女性文学"采用"皮肤思考"的叙事策略,展布"通过身体颠覆男人"的写作宣言,带来了强烈的感官刺激,成为商业化社会语境下最眩目的欲望化书写方式.她们像"恶之花"一样"盛开在城市的下腹部",以"我们要说"的集体力量,宣告了当代文学所处的"在路上"的存在境况,预示了一种新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以外聚焦的叙事角度,通过推理线索暗示刑侦事件真相,向读者展示了内心扭曲病态的恶之花——雪穗以及全力为雪穗牺牲一切的保护者亮司这两个审美形象。本文借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理论,为读者厘清作品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再从美学与伦理学两个角度剖析雪穗作为"恶之花"之脆弱而扭曲的病态心理,和以雪穗作为人生全部价值的亮司所表现出来的牺牲品形象。  相似文献   
9.
郑小琼的诗歌犹如一面时代的镜子,照出了当下的、中国的、底层群体的生存风貌与精神内核。作为生活于底层现场的诗人,她的诗歌还力图在疼痛中追问存在的意义,以此彰显出其中蕴涵的温暖及担当。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不同社会时代,根植于不同民族土壤的野猫子与嘉尔曼两个艺术形象好似东、西方文坛上一对精神姐妹.本文比较分析了她们性格中"恶"的相似性与"美"的差异性,并进一步探讨了两位作家在创作题材相似方面表现出的独特的审美意识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