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张爱玲的身世经历为切入点 ,探寻其文本中所深蕴的悲剧感的成因 ,并对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了概略的勾勒。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敦煌本《祭驴文》内容和语言的细致分析,揭示了当时以作者为代表的社会的下层文人的心态。作者饱经沧桑,人生充满辛酸,这样的下层文人对人生有着强烈的悲剧感,敢于嘲讽社会,大胆表露自己的心声,但又缺乏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3.
曹禺与奥尼尔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宏 《中州学刊》2003,(5):77-79
对戏剧艺术形式的大胆革新 ,深沉的悲剧感 ,刻意渲染神秘气氛 ,这是曹禺与奥尼尔的相似之处。但是 ,奥尼尔是西方现代派作家 ,不关心社会政治问题 ,他尽力使自己的人物摆脱时代 ,成为抽象的人类的象征 ;而曹禺则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 ,自觉地反映社会现实 ,他在《原野》的创作中成功地借鉴了《琼斯皇》的某些艺术技巧 ,从而完成了独立的戏剧人物创造。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王国维、鲁迅如何把握美学范畴的悲剧,理解两者的悲剧观,从悲剧的阐述、悲剧内外探源、悲剧性的把握及悲剧观成因四个方面对鲁迅、王国维的悲剧观进行解读,进而加深对悲剧本质的理解,同时,证明悲剧感的开启对直观悲剧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维民 《理论界》2008,(3):156-158
在哈姆雷特矛盾性格中,善的追求与美的留恋同样强烈,这直接来源于他同时深受双亲不同影响的气质绞合。他饱受责难的爱情态度也几乎出于同一情愫。哈姆雷特在善美之间徘徊冲撞,崇父复又恋母;因此,导致的悲剧感终于达成他妥协的双重献身。  相似文献   
6.
刘旎康 《现代交际》2011,(3):123-123
在培根的肖像画画面中,人物形象似人似兽,暧昧不清,封闭压迫的空间感让人感到窒息,画面中充满了舞台剧的氛围。在他的肖像画作品中这些人物形象变得面目可憎,焦虑与恐慌无助。人们在感受他画面的真实与悲剧感的同时,在里面得到了一种莫名的美的感受,这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陌生到熟悉穿越的是心理的距离,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对徐松波,我觉得这种穿越是瞬间的。仅仅是翻阅徐松波寄来的画集《穿越时空》,就让我对这位素睐平生的画家第一时间有种分外的熟悉和亲切。可能一来是我们同岁,成长的环境和遭际大体相同,比如他说自己是听《岳飞传》和《杨家将》长大的,我也是;比如他对马和武侠的喜爱,我也是。二来是他对西部地理、人文以及独有气质的认同让我心有惜惜,我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穿行在河西走廊一带,天地寂寥,每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以其描绘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大地和谐的湘西乡村世界,以其塑造的具有自然人性、健康体魄与丰富心灵世界的湘西农民形象,书写了一首传唱不衰的“乡土抒情诗”。沈从文以乡下人和现代文明的双重视野进行审视,进一步展现了神性大地之美的毁灭和地之子生命的蒙昧。正是在强烈的毁灭性悲剧感中,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显现了源生于中国大地的、被工业文明遮蔽的具有神性的“大地之美”:和谐的乡村世界与善良的地之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体现一种深刻的、自觉的生态意识,复魅了大地的神性之美,建构了一种中国维度的生态思想的新文学。  相似文献   
9.
刘虹利 《阴山学刊》2010,23(1):68-70,111
长期以来人们把《黑骏马》解读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导致的爱情悲剧,这种误读忽视了小说叙事的真实逻辑起点,即受文明熏陶从而内化了男权意识的男人,与视男权文明为无物的女性之间的根本性冲突。在《黑骏马》的文本缝隙里,潜藏着叙述者难以启齿的自我垂怜情绪,同时也为读者充分展示了在父亲缺席的状态下,一个“男子汉”在女性身边的成长历程:从依附到对抗,最终通过女性完成人生蜕变、向父的行列皈依。  相似文献   
10.
西方悲剧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25-13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文化的转型期,在新的文化视野中,现代悲剧美学表现出对传统悲剧美学的颠覆与反叛。现代悲剧在以下方面呈现了对传统悲剧的发展与变异:悲剧人物由英雄人物转向日常普通人;悲剧冲突由从关注外在社会转向人类内心关照,由情节冲突转向精神冲突;悲剧旨归由道德教育和社会批判转向文化批判和人类的终极关怀;悲剧效果由审美教育走向反审美;悲剧精神由悲剧精神降格为悲剧感;悲剧实质由外在实体悲剧走向内在哲学悲剧,体现出现代悲剧现代主义色彩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