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4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9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79篇
理论方法论   129篇
综合类   1269篇
社会学   165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儒家"礼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敬民""尚仁""贵和"是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在地传承了儒家以民为本、以仁为怀、以和为"魂"的"礼治"思想。中国共产党从儒家"礼治"思想汲取智慧养料的同时,又用现代性的观念赋予了新的时代意涵。具体表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儒家"礼治"思想中有关"敬民"的对象范围、"尚仁"的取舍之法以及"贵和"的践行之道。  相似文献   
3.
4.
在当前语境中,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越来越凸显,传播中国梦成为我国电影产业的重要任务。根据好莱坞剧作家布莱克·施耐德的叙事理论,在中国梦主旋律影片中,中国梦核心精神的叙事优化可以采用两种样式:其一,在关系型故事中加强人物互动及情感交流,并借助"物质化身"和"人物化身"对"精神目标"进行具象而立体、充满情感色彩的表达。其二,在塑造人物时融合其原始目标驱动与崇高目标驱动,从而塑造真实可信的个人、国家"命运共同体"的代言人,激发人民的情感共鸣与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6.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真”思想,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对“共同体”科学分析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善”的思想,因为它充分汲取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与“善”的思想推向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美丽的思想,因为它不仅准确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力求构建美丽新世界,还将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现实的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强大活力的显著象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平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英国作家哈代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是明显的,对其小说《卡斯特桥市长》的分析可为此提供个案视角。从小说主人公亨察尔与古希腊神话人物俄狄浦斯的故事模式的比对,可以看出哈代对古希腊命运悲剧遗绪的继承,可以看出主人公亨察尔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命运悲剧;通过对亨察尔这一形象的重新解读,可以从四种原型模式来观照《卡斯特桥市长》。  相似文献   
8.
语言·命运·历史——论吉本《苏格兰的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兰小说家吉本最著名的作品是其三部曲《苏格兰的书》。这部小说在语言的运用上独具特色 ,对女主人公命运的关注显示出这位男性作家超前的女性主义意识。而小说的叙述结构所蕴含的历史观则是进步和乐观的  相似文献   
9.
《蚀》三部曲构建了象征世界中命运女神与其他神及同神界安危相系的生命树的关系网络。文章从上海地域文化和语言切入 ,联系茅盾对中西神话、文学的比较研究 ,依次展开求证式解读。本系列为长幼命运女神定位 ,阐析了小说的内在结构与神话模式主旨  相似文献   
10.
《克拉丽莎》是塞谬尔·理查逊的书信体代表作品,讲述了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爱情悲剧。这部作品通过对克拉丽莎恪守的人生观的描述,体现了英国18世纪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价值观。通过对影响英国女性生活的经济、父权制度和伦理道德等三个方面的分析,剖析女性被压迫的命运和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