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9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晓瑜 《南都学坛》2002,22(1):74-76
驹子、陈白露分别是川端康成、曹禺剧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她们都倾注了作家对剧人物的挚爱 ,呈现出美的韵味 ,但是由于两位作家在对待人生、社会的态度 ,在对待“”与“美”的关系上存在着认识上的根本差别 ,从而使其剧有着不同的内涵 ,即 :川端康成是“既且美 ,美同在” ,曹禺是“因而美 ,美相映”  相似文献   
2.
送人赴任之作,在唐代别离诗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盛唐人的这类诗歌,往往忽略了别离之伤情.反之,晚唐却固囿于这一伤情,并将此进一步深化,深化的结果,就是诗歌中闲情的泛滥.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晚唐文人大范围接受佛道思想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汉乐府民歌中有关作品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汉乐府民歌的“以为美”。  相似文献   
4.
宋元易代之际,家铉翁作为祈请使,被元朝羁縻北方十九年,南归时已年逾八十。今存其创作几乎全作于羁北期间,以抒发故乡之思、故国之念和坚守之志而深切动人,从中体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其诗文多以乡国之思蕴涵黍离之,以前朝遗民流寓之身,亡国之恨不便于直接表达之故也。  相似文献   
5.
悲金悼玉女儿诔——论《红楼梦》中贾宝玉之诗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文创作以歌咏女性为中心,以创新为特色,表达出“金悼玉”的主题,从而与《红楼梦》重要主题之一——反映“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女性剧关联起来,体现了为作者代言的功能。同时,通过贾宝玉的诗文,作者批判时人为功名而写作的异化心态,提出“尚古”的文学主张,主张回归士之精神本源,标立出对儒林传统的唾弃以及对文苑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汉代拟骚诗是对屈骚的传述之作,再现和揭示了屈骚部分思想主题及艺术蕴涵,然受时代思潮、个人经历、思想情感的影响,发生了表现重心与格调的衍变.拟骚诗对屈骚的解读与楚辞评论共同深化了汉代楚辞接受.  相似文献   
7.
以现象学认知方式考量,干校文学不啻为一种特定的文学现象,其中牛汉的诗作具备了独特的价值涵义。这种价值涵义首先表现在,牛汉的诗歌吸纳了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精神品性和诗性气质,在文革的黑暗时代履行了诗歌的文化批判与思想抵抗的责任。其次,领受苦难和生命担当是牛汉诗歌的一体两面的构成要素,即,对苦难的领受是通过生命的担当来完成的,与此相应的则是艺术风格上的慨基调。其三,用比较的眼光审视,在干校的特定语境中,牛汉、郭小川、杨绛三者具有创作类型学的意义:牛汉身上彰显的是现代知识分子本色,郭小川则在战士与诗人的选择中逐渐凸显了战士特质,杨绛展露出的是淡泊自重、宠辱不惊的文人风度。  相似文献   
8.
一定意义上,美学的展开就是审美范畴的展开.在基于还原论的传统美学的视野中,范畴是一个存在论意义上的概念或类型,强调以合理的分割和严格的区分来实现对的诠释.在复杂性视野下,范畴由构成转向生成,从存在走向演化.""不再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构成现象,而是诸要素间复杂交织与相互作用导致审美体验经层次跨越后的涌现.文章认为,复杂性视野应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引入美学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9.
刘立祥 《船山学刊》2008,(3):181-183
周密是宋末元初著名的词人。有词集《苹洲渔笛谱》、《草窗词》等作品传世。本文就其词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贡献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大胆地肯定了他在音律、语言的铸熔、用典方的成就。也指出了其在构思、感染力、描写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唱和词集与词坛风会关系密切.明清之际唱和词集较多,文章仅限于明天启至清顺治年间,共有五部唱和词集.这五部唱和词集重小令,内容多绮艳,风格尚婉丽,表现出<花间>词风的特征,这与当时词坛<花间>余波仍旧盛行有关.明清之际,<花间>余波有起伏消长.<幽兰草>体现它高潮开始的标志,<唱和诗余>体现它的新变;而<遁渚唱和集>的黍离之,<随草诗余>的人生感怀,则体现出运渐背离<花间>词风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