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加德纳的多元化智能理论指导下,从学生个性发展、教材层面、教师授课角度、学生语言接受能力等方面对外语戏剧节对学生的影响进行观察性描述,通过抽样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外语戏剧节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学习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上;戏剧节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直接影响,更多表现在对班级文化和身份的积极建塑上.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进程加快,欠发达地区日益增长的对外交流的需求与本地高素质口译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围绕“本土化外事口译人才的培养”这一议题,以功能主义目的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结合地方实际,以真实的口译项目为依托,通过实践探索,构建出一套“三阶段式”本土化外事口译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欠发达地区本土化外事口译人才培养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赵锐  沈文轩 《金陵瞭望》2008,(20):60-62
2008年10月16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江苏省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承办的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4.
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展演的新创剧目在题材上有向政治剧和底层生活剧集中的趋势。政治剧都以历史剧的形式出现,多表现凶险的政治强力和善良人性及人类基本正面价值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底层生活剧则都在当前的时空中表现社会、经济、精神资源严重匮乏的下层人民的生活实况。剧作家对这两大题材的开掘和表现在思想上超越了以往的深度,在艺术上具有更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它们标志了新世纪以来戏剧创作基本的取材方向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6.
“地丁花/一簇一簇/伸展着身躯努力绽放/迎接最早的春天/把花瓣撒向大地……”这是家政女工们众口传颂的诗歌《地丁花》。在北京,有一个以“地丁花”命名的话剧社,成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家政女工,她们把自己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奇葩事,和雇主之间发生的争吵与感动,都编排成了舞台剧目,用话剧的语言诉说着工作中的欢笑和眼泪。起初她们只是借助话剧表演的形式来表达一线女工的诉求,维护自身的权益,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特殊的表演类型,这种别具一格的表演类型,因为朴素自然、接地气,不仅打动了无数观众,更让她们一个个成了“小明星”,有了自己的粉丝群,甚至还登上了国际青年戏剧节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7.
方丁丁 《老年人》2004,(1):12-14
秋色胜春色,喜气满星城。2003年10月25日,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在长沙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帷幕。来自浙江、上海、河南、广东、安徽、湖南等9省、市的19个民间剧团,在这届戏剧节上轮番上演了10个剧种、35台戏,给长沙市民带来了新的视听感受。有观众说:“难得看到这么多、这么好的戏,过瘾!”有专家说:“谁说戏剧失去了市场,只要是出好戏,不愁没人看!”“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自1989年创办伊始,在戏剧不景气的情况下,坚持民间、民办的形式,以“不吃皇粮,不支国库”的民间剧团为主要参赛对象,走过了14年的光辉历程。14年里,“映山红”戏剧…  相似文献   
8.
曲比阿果  王智薇 《民族学刊》2023,(10):103-111+158
艺术节庆作为一种时间和文化符号记录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从民族符号学与艺术节庆视觉形象设计的关系出发,以北京国斐设计工作室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视觉设计方案及其对节庆活动视觉形象设计为个案,分析凉山毕摩绘画文化的当代创新视觉转换中呈现出的多种形态的节庆特性。梳理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视觉形象设计形成的图形元素、文字元素、色彩元素及文创产品等要素与凉山传统民族文化实现完美结合的过程,探析了现代节庆的民族符号视觉设计与文化建构、民族文化传播间的关系,以期为其他民族节庆定位和发展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对民族特色的视觉形象符号体系的阐释,强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协调关系,促进不同族群文化间的相互欣赏,提升对中华民族共享符号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用阳春白雪来形容一门戏曲艺术,昆曲显然当之无愧。自从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红遍国内外以来,昆曲作为一种古典而时尚的艺术在我们周围悄然兴起。这其中虽不乏附庸风雅之辈——"昆曲中睡觉,做梦也觉高雅"——看懂昆曲在其次,"我也是看昆曲的"才重要的人们,但是作为一门诞生600多年的戏曲本身,这未尝不是好事。然而,白先勇再有名,青春版《牡丹亭》也只能流行一时。昆曲的美妙、动人、赏心悦目,毕竟不能单靠一个人、一部戏就被大众接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3,(22):11-11
小镇+戏剧节模式,在全世界已有许多的样本和实验。5月9日,以戏剧为名的聚会,第一次在中国大都市以外的一个小镇——乌镇上演。戏剧节上,一个庞大的32人专业技术团队专程从台湾而来,支撑全部演出,还不包括赖声川团队中资深剧场工作人员。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