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龙 《社区》2012,(5):7-7
“梨园”这个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京剧界追根溯源就到了“梨园”这个地方,于是.就用了“梨园”的名称,世代相传,称戏曲界叫“梨园界”,这一行业叫“梨园行”。戏曲演员们为“梨园弟子”,而有几代人从事这个事业的家庭为“梨园世家”。  相似文献   
2.
文华 《老年世界》2007,(3):29-29
苟慧生(1900-1968)。河北东光县人,工花旦、闺门旦。戏曲界的“通天教主”王瑶卿对荀慧生的评语是“浪漫”。一语道破了荀慧生及其传人最善于表演女性的心态,特别是青春女性心理上的变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活动和流溢。“荀派”更擅长表演的角色是古代未婚的少女,其羞涩与天真更为突出。荀慧生在唱腔中的柔媚委婉。念白中口语化的京、韵、混音及小音、咬口;动作中的侧颈、垂头、耸肩、咬帕、扭腰和抬臂、直指等许多别致的冲破老程式框框的表演,充分地表现了少女复杂矛盾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是中国戏曲界发生重大变迁的时期,本文就这种变化的成因和意义进行了探讨。戏曲界的变迁,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戏曲艺人有了国民资格;在经济上,表现为戏曲艺人劳动报酬的分配方式与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格尊严得到承认;在文化上,戏曲表演不再被视作贱业,戏曲艺人开始为世人所接受。这些变化突出体现了戏曲艺人的“国民意识”的确立,促使其由古代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化。另外,戏曲界的变迁离不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帮助。革命党人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个关心戏曲艺人社会地位问题的政治势力,在改变千百年所形成的世俗偏见、培养戏曲艺人近代人文精神等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飘雪  麻雯 《北京纪事》2015,(5):44-47
以培养青年京剧演员挑班唱大戏,打造世纪传承京剧人才为宗旨的"魅力春天"擂台赛及擂台邀请赛自2011年推出后,连续走过5个年头,在全国戏曲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好评如潮,使一批青年京剧演员脱颖而出,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京剧文化品牌.以剧院青年领军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演员群体也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京剧舞台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与当红名家交相辉映,彰显了京剧的迷人魅力与青春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统文化精粹和集中体现的中国戏曲,在历经宋元定型、明清繁荣之后,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即面临着"要不要存续"的时代诘难和"能不能发展"的艺术质疑。五四时期,戏曲因乃"封建社会的产物"而被钱玄同等新文化人视为"愚昧的"与"野蛮的"艺术;新中国建国初期,戏曲则因其内容多是"表现旧时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