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伟  周群 《兰州学刊》2012,(10):99-103
作为中国古典文论的典范样式,明清小说评点以其鲜明的叙事形态、艺术特征和时代特色而著称于世,作为特定时代的文化产物,小说评点文本中戏谑化的艺术书写既是对评点者"以文为戏"审美旨趣在新的文本样式中的理论阐发,又是评点者对戏曲文化深入关照和体认的思想结晶,它为小说评点文本的"跨文化"书写赋予了颇具代表性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小说的叙述反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反讽是一种基本的反讽性话语表达方式,旨在通过对立两项的悖逆冲突,更深刻地披显作品的真实意旨.当代小说的叙述反讽艺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戏谑反讽,通过戏拟性文本与母本间表层语码的相似及深层语码的逆忤制造反讽意义;语调反讽,通过叙述语调与叙述内容及表达意旨的乖离产生反讽效果;话语反讽,通过误用话语的语用规则生成反讽意味;视点反讽,通过异常叙述者的独特视角与惯常视角的相异形成反讽意蕴.  相似文献   
3.
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对应着两个语境 :故事发生时的语境 ( 5 0年代初至 70年代初 )和故事写作时的语境 ( 80 - 90年代 )。她将“陪斗者”这一政治身份转化为叙述人的观察和言说视角 ,通过“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的修辞方式 (表现为“我不是…”/“我是…”的语式 ) ,实现了对语境限制的反限制 ,构成了一种“互文本”的深层意义结构。其戏谑式命名的常用方式是“贬低陈述”。作为女性写作 ,杨绛选择反讽作为自己散文的基本修辞方式 ,既是时间的积累沉淀对她的话语启示 ,也是她对自己文化素质审美心智优长的一种发挥  相似文献   
4.
王磐的小令创作题材多样。在他生活的前期,明代国力富足,朝野太平,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是描写他游山玩水、扫雪烹茶、月夜泛舟的闲适生活。在他生活的后期,明代开始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使他对统治者的丑态有了许多的讽刺戏谑。他的小令清丽俊逸、讽刺戏谑、精炼工雅。  相似文献   
5.
<疯狂的石头>以多线交错叙述的立体结构、民间广场化的言语狂欢、戏仿与恶搞等游戏化的后现代电影话语诉说着转型时期当代中国混乱而又复杂沉重的现实主题.影片以大众化的外在形式融入后现代的文化内核.构成该片的黑色幽默与戏谑反讽的基调,给人留下变革中的中国城市特有的粗糙而鲜活的生活质感.它是一部荒诞而又写实的寓言,在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时让人领悟到其荒诞可笑的情节无一不折射出光怪陆离的真实.  相似文献   
6.
《打严嵩》是京剧中常演常新经久不衰的传统剧目,历代京剧艺术家都有擅演此剧者,如谭寇培、余叔岩、马连良、周信芳、金少山、裘盛戎等。《打严嵩》一剧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这与剧中所体现的高超的叙事艺术是分不开的,该剧无论是从其独特的结构方式还是风趣幽默的戏剧风格或是其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来说,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爱人笨手笨脚是出了名的,经常会遭受我们的“戏谑”。有一天婆婆把我拉到厨房,用手指着房顶上的吊灯告诉我,这是她的儿子一个人给换上的,说完还打开了电灯的开关,让光芒照亮了整个屋子。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65-70
咸平四年(1001)至景祐四年(1037)的30多年间,欧阳修是唯一一位较多地创作戏谑诗的诗人。受其影响,景祐四年前后,梅尧臣、石介、韩琦、祖无择、蔡襄等也开始了相关诗作的创作。欧阳修将戏谑之风逐渐渗透到其他题中无"戏"字的诗作中。嘉祐年间,欧阳修与梅尧臣的相互赠答,尤其是嘉祐二年礼部唱和,形成了自宋以来戏谑诗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引起众多文人关注与效仿,留下戏作的诗人成倍增加。作为一位充满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诗人,欧阳修的戏作并非偶一为之的消遣娱乐,也很少借题发挥的讥讽与抒愤,而是追求诗歌新变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9.
董慧 《学术交流》2015,(4):203-208
"知青小说"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知青小说"和"后知青小说"两个阶段,"后知青小说"体现了对"知青小说"的超越:在结构方面,"知青小说"强调以双线并行的方式讲述完整的故事来宣泄内心情感,"后知青小说"则挣脱了意识形态的魔咒,以散点叙述的方式,在解构历史的同时,也解构现实当下,思考有关人生存的尊严、良知等深度问题;在主题方面,"后知青小说"解构了"知青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对严肃事件采取狂欢化游戏态度,以"性"的高贵纯洁击碎了所谓的理想,以戏谑嘲弄取代了当年的"青春无悔";在叙事立场方面,"后知青小说"不是站在知青的立场上去感恩亲情,而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展示知青的罪恶,表现灵魂的忏悔,同时找到救赎之路,以换位思考将知青小说的反思力度向纵深推进。"知青小说"多次站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潮头,引领文学的风尚,慰藉饥渴的心灵,记载受难的历史,升华对人性的体悟。"后知青小说"则挖掘了知青经验的冻土,表现出对责任的认知和可贵的自省、自审意识,在百家争鸣的当下文坛取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苏轼别开生面,以戏为诗,探寻文学创作的新路径。俳优人格的浸染,苏轼张扬了清远旷达的胸襟和随缘自适的生存智慧。苏轼的以戏为诗观,不仅表现为文类技法上的融通化合,也是宋人诗学继承脉络中孜孜创新的一种突出表征,它体现了宋型文学自出机杼的开放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